分享

循迹漫聊 | 方生聊毒品:明知万劫不复,为何欲罢不能?

 循迹晓讲 2020-10-21

提到鸦片,大家很快便会联想到清末的那两场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武力轰开中国的大门,让古老的华夏陷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内忧外患中。

清末吸食鸦片的人

鸦片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很多人认为是清朝中后期,西方列强为了扭转中西方的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也正是那个时候起,鸦片传入中国。

实际上这个认识是错误的,鸦片并非在清朝时传入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鸦片就已经传入中国。

最早关于鸦片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就有鸦片。

医生们发现了鸦片有治疗头痛、目眩、耳聋、癫痫、中风等多种疾病的功效,而且鸦片可以麻痹神经,有极好的止痛作用。

因此,鸦片刚传入中国,是用在治病救人上面。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就曾经用鸦片作为麻醉剂,在麻沸散中,鸦片就是主要配方。

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中国开始从中亚波斯等国进口鸦片,称之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果。

罂粟果

鸦片作为药品,是怎样变成人见人恨的大烟呢?原因在于人们发现了它的另一个摄入方式,即吸食。

公元1600年前后,明中后期,荷兰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吸烟者。

其广泛程度令中国的统治者恐慌,崇帧皇帝下令禁烟,好在当时尚未泛滥,吸食鸦片被及早制止。

明朝灭亡后,在清朝前期,虽然还有吸食鸦片者,但是人数并不多,而且当时闭关锁国,鸦片进口量少,普通百姓接触不到,吸鸦片的多是那些达官显贵,尚不足形成风气。

道光帝

清前中期,鸦片逐渐开始有泛滥之势,1729年,雍正帝下令禁止鸦片,此后多位皇帝一直强调禁烟。

但是随着十九世纪的来临,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开始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至此鸦片的潘多拉魔盒才真正被打开,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英国人走私鸦片让中国市面上的鸦片价格开始急剧下跌,鸦片不再是达官显贵们才能享用得起的稀罕物,一般市井百姓也能接触到了。

很快,大街小巷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座座大小不一的烟馆。

这些烟馆多是直接同鸦片商人联系,大量购买鸦片膏供瘾君子吸食,普通人一旦沾上便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上瘾症状,沉溺于鸦片带来的快感和迷幻中难以自拔,为此不惜散尽家财只为那一缕缕淡黄的烟雾。

鸦片的销量快速增长,尝到甜头的英国商人开始在华投资厂家,直接在中国境内生产成熟鸦片,从中获取了大量利润。

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毒害了国人的身体和精神,而且导致社会财富的大量外流。

许多正义之士开始四处奔走,呼吁官府禁烟,朝中多位大臣也上书道光帝,陈述鸦片之害。

道光帝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可谓洪水猛兽,于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

虎门销烟

但是,这个时候中国面临的情况早已不是明末清初那会,单靠皇帝一纸诏书便能禁烟,这个时候的禁烟等于是断列强的财路,贪婪的列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决心。

但是,鸦片祸水已经不是单靠羸弱的清政府一场销烟就能制止的,鸦片的背后更是侵略者的枪口,虎门销烟仅仅过去不到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原是治病之良药,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祸害一个民族的毒药,鸦片。

几千年前人们发现它时,它只是一株株长在荒野中的野草,上帝创造它并未赋予它阴暗的一面,真正让它沦为罪恶工具的还是人心,鸦片无罪,罪在人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