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促成了林则徐虎门销烟

 共同成长888 2020-06-13

是谁促成了林则徐虎门销烟
黄爵滋画像与他的《禁烟疏》  (图源网络) 

 

是谁促成了林则徐虎门销烟

 

       说到近代中国禁烟历史,人们首先提到的是林则徐。其实,在林则徐提出禁烟措施之前,已有一名清朝大臣上书皇帝,提出了全面禁烟的主张,从而促成了林则徐虎门禁烟的壮举,他就是道光年四品大员、鸿胪寺卿黄爵滋。

       黄爵滋,字树斋,江西宜黄人,历任福建道、陕西道监察御史、兵部给事中等职。《清史稿》中称赞他“遇事锋发,无所回避”、“以直谏负时望”。道光十五年(1835)八月,黄爵滋因“平时遇事敢言”而擢任正四品的鸿胪寺卿,掌管殿廷礼仪。诏谕中说特加其擢任的目的,“即是广开忠谏之路”。道光十八年(1838)六月二日,这个“遇事敢言”的黄爵滋,耳闻目睹鸦片“渐成病国之忧”,痛心之至,拍案而起,向朝廷上了一道《禁烟疏》,成为了近代上书禁毒的第一人。

       自十七世纪末,英国开始与中国通商。由于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使英国输入的棉毛纺织品等销路不畅,而中国输出的丝、茶等则比较畅销。英殖民主义者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攫取高额利润,自十八世纪起不断向中国倾销毒品鸦片。到十九世纪初,英国输入中国鸦片的数量激增,已占输入中国货物总值的一半以上,范围从珠江口扩大到东南沿海,以及内陆一些地区。鸦片使吸食者身心受害,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全国的吸食者多达200万人以上,国民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摧残。同时,国家的白银大量外流,吏治日益腐败。清政府自雍正帝始曾几次下令禁烟,但因鸦片贩子贿买各级官吏,形成自上而下的鸦片走私网,故屡禁不止。

       当时,清政府内部产生了禁烟和弛禁两派意见。太常寺卿许乃济曾奏请取消鸦片禁令,得到了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等人的支持。尽管道光帝认为禁烟有利于稳定统治,但因弛禁派意见颇占上风,道光帝亦不知所措。在此关键时刻,黄爵滋毅然上书,正言进谏。他从国家财政收入支绌的严重局面着手,列举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鸦片的无穷祸害。

       他在奏疏中首先指出,由于鸦片大量流入,造成白银外流愈益严重的趋势。“盖自鸦片流入中国,道光三年以前,每岁漏银数百万两,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腐靡,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道,随在吸食。粤省奸商勾结兵弁,用扒龙、快蟹等船,运银出洋,运烟入口。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之多;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土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年复一年,不知伊于胡底。”

    接着,黄爵滋指出各省州县征收地丁钱粮,“以钱为银”,由于白银外流,“银价愈贵”,造成交税者“无不赔贴”,长此以往,税额必有亏欠。接下又说:“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洋之烟自不来矣。”认为根子在于“食烟之众”,所以请求采取严厉的禁烟措施。

       如何严厉禁烟使其断绝?黄爵滋的建议就是:重罚吸毒者!“宜先重治吸食,臣请皇上准给一年期限戒烟,虽至深之瘾,未有不能断绝者。至一年仍然服食,是不奉法之乱民,加之重刑不足恤。”其下指出以往食烟处罚只有枷杖和徒,而“断瘾之苦,甚于枷杖与徒,故不肯断绝。”

       他进而指出:“若罪以死论,临刑之惨急,苦于断瘾之苟延,臣知其愿死于家而不愿死于市。”这样以重刑论罪才有可能达到禁烟目的。黄爵滋还建议实行保甲连坐措施,查清天下户口,每五家互结,相互监督,凡吸食鸦片的,匿而不报的,照例治罪;举发的,给予优奖,军中照此惩办。同时取缔烟馆,留客吸食鸦片者,“照窝藏匪类治罪”。他最后说:“军民一体,上下肃清,漏卮可塞,银价不至再昂。然后讲求理财之方,诚天下万世臣民之福也。”

是谁促成了林则徐虎门销烟
矗立在江西宜黄的黄爵滋塑像

 

       黄爵滋这个奏折,说理清楚,剖析利害关系最为剀切,是对两年来严禁论主要观点的补充与发展。它把白银大量外流与严禁吸食鸦片的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尖锐而明确地提了出来,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此问题不能不进行最后的抉择。道光帝很重视这个奏折,立即批转给各地军政大员,要他们发表意见。臣僚纷纷应诏回奏,湖广总督林则徐极力支持黄爵滋的意见,并且进一步提出禁烟的六条具体方案及戒烟断瘾的两种药方。

       黄爵滋的这个奏折,对道光帝最后决定采取严禁鸦片的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年冬,林则徐被召入京,受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翌年(1839),“廷臣议定贩烟、吸烟罪名新例,略如爵滋所请。”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开始了。

       同时,黄爵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以禁烟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也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针对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挑衅,黄爵滋主张以武力保卫海疆,他在《禁烟疏》里说,“外国不可尽以恩抚,而治海无备则危”。道光二十年(1840)初,他奉命赴东南禁烟,“与总督邓廷桢等筹备海防”;当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在福建、浙江视察战备的黄爵滋“具言战守方略”,破格擢用熟谙水战的将校。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获罪被撤职查办后,黄爵滋心愤难平,上书为林则徐鸣不平,斥责投降派琦善之流陷害忠良,卖国媚外。大声疾呼“英人劳师远袭不足虑”,恳请朝廷与英国断绝贸易,招募义勇,加固海防,以为持久之计,并将自己绘制的《海防图》进献,以资布兵御敌之用。

       只是可惜,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及经济技术的落后,道光皇帝被洋人的坚船利炮吓破了胆,一味求和,使得投降派在朝中占了绝对优势,清政府在自卫战争中惨遭失败,从此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黄爵滋“创议禁烟,始终主战,一时以为清流眉目”,然而禁烟引发的连锁反应及其悲惨结局,则是他始料不及的。“红树青山无限况,且揩醉眼破间愁”,晚年的黄爵滋只能在南昌豫章书院做一教书匠,一片爱国之心欲报无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