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事,西方征服美洲,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

 好了明理 2017-04-19

公元16世纪到17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西方人开始征服美洲大陆。他们对付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方法,除了坚船利炮之外,还有一种病毒,叫天花。这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个灾难,他们以前从来没遇到过天花,体内没有抗体,于是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

你不知道的事,西方征服美洲,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

在西方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比较喜欢烧荒。大家都知道,美洲有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而印第安人的耕种方式就是把一片森林烧了,然后种地。等再过个几年,土壤里的养份没了,他们就接着去烧别的森林。这就导致了美洲大陆的上空,有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层,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可以让地面处于保温状态。

而当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没有人去烧森林了会怎么样呢?答案当然是森林开始茁壮生长,吸走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了更多的氧气,美洲大陆上空的二氧化碳就随之减少了。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减少以后,全球气候就发生了连锁反应,导致了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明清小冰期。

你不知道的事,西方征服美洲,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

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中国明朝进入了“小冰河时期”,温度达到千年以来的最低点,冻死饿死的人无数。明朝本就已经开始腐败、但气温绝对是给了他们致命一击。低温使得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难以深入到我国的华北平原,这就导致了华北平原不仅面临着气温下降的问题,还面临着严重的干旱问题连年的干旱,必然导致粮食作物减产。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粮食作物减产,农民吃不饱饭,就会起来造反。所以明末的农民起义军都集中在华北地区,因为这里常年有灾荒,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就出自于陕西。

你不知道的事,西方征服美洲,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

低温一直持续到清朝乾隆时期才结束,那为什么气温对明朝有很大的杀伤力,但却没有影响到康乾盛世呢?因为番薯、玉米、土豆等高产农作物是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这些农作物对气温和水分的要求比较低,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明朝想把这些农作物大规模推广开来,也需要时间,假如明朝的时候,番薯、玉米、土豆这些高产作物已经推广开来的话,那么张献忠、李自成也许就在家里种土豆了,就不会起兵反明,明朝也许就不会灭亡。美洲高产作物,在中国大概晚推广了50年,就这50年的时间差,让明朝无法度过明清小冰期的困局。

乾隆时期,气温变暖回升后,中国人口暴增到4亿。流民和灾荒还是不断,于是清朝又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实关于明清小冰河期出现的原因,一直是众说纷纭,印第安人的说法只是其中一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