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冒,很难缠;试试两味药的小妙方 说起来,这种感冒的成因不复杂。患者本身是体内有郁热的,但是在感受寒邪之火,体表又被风寒所束缚,导致出现内有淤热,外受风寒的局面。这个时候,单纯的用解表散寒或者清热疏风的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受冬季热性食物摄入较多,早春风寒料峭的影响,这种寒包火型的感冒,在当前一段时期是比较多见的。 对此,我们今天为你介绍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小办法,就是荆芥和黄芩连用。
这个方法作为临床经验的总结,最早由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学教育家施今墨先生提出。他在行医过程中慢慢总结出了黄芩荆芥连用的妙处。施今墨的门生们将这条经验,记录在《施今墨对药》中。 方中的荆芥,味辛性温,入肺经和肝经,生用可以祛风解表,发汗散寒。方中的黄芩,味苦性寒,入肺、胆、胃、大肠四条经络,能燥湿清热。两药合用的妙处在于,一个能解表,一个能清里。一个能散寒,一个能除热。这对于外寒内热的寒包火感冒患者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由此可见,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集形象思维、理性思维、辩证思维于一身,在此基础上对药物性味也有形象的归纳,使每一次应用都有妙处可言。施今墨老先生的经验之谈,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在服用前,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以免药不对症,适得其反。 |
|
来自: 玉峰山 > 《偏方、秘方、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