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登洞见 | 行走天竺古国,去感受传说中的“颅内高潮”

 树悲风 2017-04-19

《薄伽梵歌》有云,“全宇宙尽我所充,而茫茫不显我形;那万有均涵于我中,我却不涵于万有之中。


一不小心,就去了印度。


你对于印度所有的想象都是真的,并非道听途说。


比如,脏。讲真,能脏成印度这个样子,也是一种境界。大街上全是垃圾,不小心会踩到人或者动物来历不明的粪便上。水当然是不能喝,我连刷牙都用的是瓶装矿泉水。


还比如,乱,印度街道上没有几个红绿灯,所有的人和机动车还有三蹦子都在拿生命冲刺,东奔西突。经常看得被迫要横穿马路的我,一愣一愣。


关于对女性的暴力,现在并没有什么改观。车行至德里,要求必须打开窗帘,无论阳光多么刺眼。当年的大巴车轮奸案,就发生在拉了窗帘的车里。其实任何活的女的走在大街上,都能分分钟感受到赤裸裸野兽般捕食前的凝视吧。


还比如,永恒的种姓(caste)制度。时至今日,种姓制度依旧不可僭越,职业世袭,不能通婚不可更改。所以我觉得对于印度人来说,真心挣再多钱也是徒劳。都说钱是万能的,但是在印度,有钱也就是有钱罢了。


财富,军功,名望,都不足以改变阶级身份。对于印度人来说,最高贵的婆罗门阶层,只做一件事就是宗教祭祀,亲近神。而剩下的阶层,都是世俗阶层,今生今世用劳作来供养婆罗门阶层(当然,婆罗门阶层到今日并不是都占据在经济上层或者政治上层,更多是一种文化和礼仪层面的高贵)。


在正统的印度教眼中,一切经验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因而也是靠不住和不值得追求的。那么,只有超验的彼岸世界才是永恒的,值得毕生精力追求。


而且,所有人都接受,支持,甘之如饴。


孟买@甘地故居门前,冬日暖阳下,一只“印度瘫”的销魂喵咪。


为什么宗教在这里如此发达。当然和自然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气候太恶劣,生活太难了。


据说在夏季,中午到下午五时之前,整个世界在白热强光的照射下,有时候刮一种叫“鲁”的热风。热风过处,树叶凋零,草木枯萎。人若遇上这种热风,则必死无疑。


喜马拉雅山下的印度,因变幻莫测的气候,行走攀援的艰难,令人生畏之余,又引发了无尽遐想。


所以玄奘能去印度取经,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


在印度,感觉人的生命真如蝼蚁。旱季干旱,雨季洪涝,年复一年,循环反复。大自然的固执和严酷无情,仿佛天地不仁,把人的自信毁灭殆尽。人类必然会觉得渺小,无力,唯有敬畏和消极接受无可逃避。生之有涯,转而关注内心世界,探究肉身毁灭速朽后的宗教超越之道,也就成为必然。


关于印度教的轮回(堪比印度大自然旱季雨季的反复循环)和打破轮回(求解脱),我私底下觉得在整个宗教体系里,还是比较“高级”的。她至少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分立和末世审判:无论善人恶人,通过虔信,获得最高神的恩宠,证悟最高神的本性,就能超越生死轮回而解脱。


而获得解脱的人本质上同最高神是一样的。


不错哦。印度教有点意思。与此同时,印度教谱系之复杂,逻辑之严密和混乱并存,都会让人觉得“incredible”。比如说,印度教号称有3亿3千万个神灵,各种神在不停转世……


说说我比较感兴趣的主神,最神奇的就是湿婆(Siva)。


湿婆三面像@Elephanta Island,孟买




象岛最出名的一组石像是被称为“吹目瑞提”即三个头的湿婆神,各自代表着毁灭神,创造神及保护神。位于中部的那个半身湿婆神像闭目冥思,处于永恒的思索之中。这尊《湿婆三面像》寓创造、保存、毁灭之奥义,集优美、超脱、狞厉于一身,象征着宇宙生命的永恒,达到了审美和谐的极致,被公认为印度雕刻乃至世界雕刻的不朽杰作之一。




首先,湿婆是男的,朋友们……


湿婆是世界的破坏者,是毁灭之神。湿婆神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又美丽又残酷,既沉迷又深刻,最能代表印度教的复杂和对立。


我们以前对于神的“信”,很多时候来源于功利性的诉求,比如保护,比如赐福,都可以归结于“给予”。而在湿婆这里,则是“失去”。那么失去或者毁灭又在宗教上有什么更高的意义?


有破有立,他代表了“复活”和“重生”。


在印度,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生命本身,不是逃避,不为救赎。比如失恋失意失败,削发出家,都功利心太强了,还是要有所求。千百年来,印度人对他们膜拜的神发出信赖的祷告……而神的无所反应并不妨碍其深得人心




位于孟买海边的泰姬马哈酒店,是此行印度最美最高级的地方。


造访斋普尔和阿格拉两地,深刻体验到了,啥叫“颅内高潮”。


“颅内高潮”也是个洋气词,ASMR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中文译名“自发性知觉高潮反应”,或”颅内高潮“,是一种生理现象,通常表现为脑部非常舒服的麻木/刺痛的快感。


看到特别美的东西,真心会有全身过电发麻的感觉。而印度很多宗教遗迹,看了真是一阵一阵发麻。


琥珀堡@斋普尔(Amber Fort and Palace)





BY 江南布衣;Massimo Dutti;Nike;Ray-Ban


宫殿的拱形屋顶、几何图形的细格子窗棂、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都是受到莫卧儿建筑风格影响。琥珀堡里面最为著名的是1675年建的玻璃的宫殿(Sheesh Mahal),宫墙上有无数面小镜子,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手法,与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辙。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风宫@斋普尔(Wind Palace)


专治密集恐惧症。


夏天太热了,随便就50度,藩王的妃子们也不能外出避暑,所以就建造了这样一个通风的宫殿,消暑降温之用。



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


这里是统治全印度几百年的莫卧儿帝国的首都所在地,融合了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与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虽然我对于这些爱情故事的真相,都持怀疑态度(认真脸)。


红堡@阿格拉(Agra Fort)


也是美到窒息。



All by UNIQLO AND LEMAIRE


By UNIQLO AND LEMAIRE; MCM


阿克巴大帝陵墓@阿格拉(Sikandra)



当然,最大的boss非泰姬陵莫属。


泰姬陵@阿格拉(Taj Mahal)




By Chanel


当时我看呆了。


在泰姬陵一共停留了大约三个小时。


第一个小时,是走走停停,拍照什么的。


后面将近俩小时,就找了个椅子,远远眺望,发晕中。颅内高潮。


去泰姬陵之前,我心里也发虚,担心不好看怎么办?


等等等等,眼见为实。当真是美得摧枯拉朽,有一种天旋地转的力量。毫不夸张,靠近的时候会膝盖一软,所以后来我才选择远远眺望。两万工人,历时二十二年,据说建成当日,所有工匠被砍去双臂,担心他们会再建出这样的神迹。


纯白上乘大理石堆砌而成,纯洁、秀美、端庄,一点都没有笨种的感觉。泰姬陵是那种你必须用肉眼亲自观赏,才能体现出美来。因为,图片只能反映这个神奇建筑物的几何图形,却无法感受到她的空间感、质地和重量,以及和附近花园里精致高雅的园艺一唱一和的复杂美感。这里既有力的高贵,也有美的完善。


那一刻,我仿佛是小沙弥看到了金阁寺,恨不得攥紧口袋里的那盒火柴。


西格里古城@阿卡拉



印度胜利塔@德里




By Massimo Dutti; Esprit; Ray-Ban; Longines


宗教混战后的胜利塔,千百年血雨腥风乌云屠城之后,成为我等吃瓜游客的心仪外景地。


and


印度的精油按摩也是一绝,非常推荐尝试。


印度因为广大妇女都不怎么太受教育,因此很少很少出来工作。唯一我见到的普通职业女性,就是只会说极其简单英文的按摩师。








顺便说一下,去印度玩,首先是一定要参加旅行团,为了自身安全。


其次,请不要随便释放购买力,当地人实在是太“呵呵”了。


同行的大姐买了一个大理石做的象神纪念品。结果……悲剧了……



看完《印度文化史》,会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走过那么多寺庙,唯独佛教式微。


在宗教方面,发觉自己对于教义本身始终拎不清,更感兴趣的是宗教的文化周边产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怎么通过真(宗教经典)、善(善人善行)、美(文学艺术)甚至暴力(宗教战争),来征服未知的浩瀚世界。


阿克巴大帝说,“一切宗教都有光,而光总带有或多或少的阴影。”


去看这些辽远的东西,是会和现实成为一种参照,去感知生活本身的力量。


有时候你会大肆梦想,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正常轨道,那些烟火红尘之中。无论走多么远,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也会在人生的红绿灯面前对未来举棋不定。


在陌生环境中,反观自己情绪的变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有种东西是绝对不可以妥协,就是对于美的追求。肉身的你,在触碰到美的时候,会欣喜,会流泪,能够映射出身为人类的情感,是一件幸事。


这时,你会从一种狭隘的私欲之爱,跃升至更为扩大无私的神性之爱,不再那么痛苦。


请相信,这个宇宙,永恒是存在的。


那么,必须爱这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