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心得十讲

 lqz中医文献馆 2017-04-19
茯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功用有三:1.利水除湿,2.宁心安神.3.益脾止泄。

  茯苓淡渗利湿,能利尿消水。凡五脏六腑身体各部出现水湿停留的证候,皆可用茯苓治疗。例如配党参、白术,半夏,陈皮,猪苓、泽泻、桑皮、冬瓜皮等,可治脾虚湿停而全身浮肿,配党参、白术、杌实、橘皮、生姜(外台茯苓饮),可治胃和胸部有停痰宿水而致满闷不食,配瓜蒌、川椒曰、桑皮、苏子、桂枝、猪苓、泽泻、白蒺藜等,可治胸胁部停水(悬饮)。

  茯苓味甘益脾,能助脾运化水湿而达到健脾的作用。例如配党参、白术、猪苓、泽泻、藿香、车前子、炒芡实,伏龙旰等,可治脾虚湿盛引起的水泻。配党参、白术、甘草,可治脾虚6等证。

  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加炒白芍,木吞、吴萸、肉豆蔻等,治疗肠功能紊乱(出观脾虚、巾焦水湿不化而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者),能取得一些疗效。茯苓有宁心安神作用可治失眠健忘。主用于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失眠健忘之证。常配合当归、白术、柏子仁,远志、枣仁、朱砂(二、三分冲服)等同用。

  猪苓利水之力大于茯苓,但无补益之性,多用于祛邪,不用于补正。茯苓淡渗利湿,益脾宁心,兼有补益之性。祛邪、扶正均可使用,多用于补益剂中。

  茯苓一般指白茯苷而言。其色淡红者,称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抱松极而生者,称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神中之松根称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挛,茯苓外面的皮质部分称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茯神木可治心掣痛、神惊,健忘,并可平旰祛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在宽胸,通阳,活血、开窍剂中,加入茯神木五钱至一两,有时可收到止痛的效果。

  用量一般为三,四钱。茯苓皮可用五钱至一两.茯神木可用五钱到一两。

  阴虚津液枯乏者不宜用,滑精者亦须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