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紧急状况的急救方法

 书造千阶梯 2017-04-19


  有一个孩子的妈妈,被她们家的幼儿折腾得白头发都长出来了。因为,即使家里再安全,宝宝再聪明,还是免不了会发生意外,而父母就是宝宝的第一线急救系统。


  以下是速成课,就是要教你如何在发生紧急状况时救宝宝的命。

  异物梗塞


  发生异物梗塞时,宝宝会用力把阻塞部分气管的异物排出,或者拼命想让空气进入并通过阻塞的气管。异物梗塞是幼童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何时不需急救


  如果宝宝能咳嗽、痛苦或说话,而且明显在呼吸,那就表示气管没有被完全阻塞。因为气管内有空气进出才能发出声音。这种情况下通常宝宝自己的引吐和咳嗽发射,就能把异物排出。



  这时若父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不但没有必要,还可能造成危险。因此,你只需要陪在宝宝身边,给他精神上的支持,镇静地说:“没关系,”让宝宝不要害怕。



  记住,你就像一面告诉宝宝何时该担心的镜子。如果你慌了手脚,宝宝也会跟着慌张起来。除非你可以轻易看到造成阻塞的异物,否则,千万不要盲目地把手指放进宝宝嘴里乱扫一遍,这样可能会把异物推进喉咙更深处。



  何时该介入

  如果宝宝有下列迹象,则表示他的气管已经受阻。


  ◎喘不过气或脸色发蓝

  ◎昏倒(而且你怀疑是异物梗塞)

  ◎露出“我噎到了”表情:眼睛睁大、嘴巴张大、流口水及神情惊慌。
  
  ◎较大的孩子,会用手紧握着喉咙,表现出大人噎到时也都会有的样子。


  如果宝宝噎到了,两种技巧


 如果宝宝上面都所列的任何征兆,你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海氏法和背击胸压法。海氏法不适用于1岁以下的宝宝,因为这种方法可能会造成宝宝重要腹腔器官的挫伤。



  至于1~2岁间的宝宝,到底是用背击胸压法好,还是海氏法好。通常父母在使用背击法时会觉得比较自在,因此也比较少犯错;



  但1988年时,美国小儿科学会安全委员会曾提出一种针对1岁以上宝宝使用的腹压法。有时我们必须同时用到背击胸压法和腹压法。



  背击胸压法



  第一步:击背四下
  让宝宝脸朝下,你用前臂托着他,让他头稍微往下。用一只手支撑着宝宝的下巴,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朝宝宝肩胛骨中间迅速、用力地击四下。同时赶紧呼叫旁边的朋友或家人打电话求救医生!



  第二步:压胸
  如果击背四下后,宝宝还未将异物排出(继续咳嗽、啼哭、或者你没有看到异物被吐出),而且仍然无法呼吸,把宝宝翻过来放在腿上。朝宝宝的胸骨迅速、用力地按压四下。


  要按在正确的位置上,你可以想象宝宝两个乳头间有一条线,这条线跟胸骨交叉点下方一指宽的位置,就是你要按压的正确部分。



  用两或三根手指很快将骨下压1.5~2.5厘米,每压完一次,手指不要移动,让胸骨自行恢复到正常位置。

  


  第三步:提高舌头与下巴
  如果宝宝仍然没有呼吸,将宝宝的嘴掰开,检查是否有看得见的阻塞物异物。用拇指将宝宝的舌头下压,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舌头和下巴,将下巴往上抬并掰开嘴,检查宝宝喉咙后方。



  这个动作会使舌头离开喉咙后方,或者能使异物松开。如果你能看到异物,用一根手指绕着异物周围将其扫出,但不要盲目乱弄,以免将异物推得更深。



  第四步:口对口呼吸
  如果宝宝还是没有呼吸,做两次口对口或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如果每次吹气时,宝宝的胸部都有起伏,表示宝宝的呼吸道是畅通的。



  继续进行人工呼吸,直到宝宝能自行呼吸为止。



   第五步:重复以上步骤
  在打电话或等急救人员到达时,重复第一到第四步。只要经过充分练习,这整个过程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你可以用布娃娃做练习,直到所有的动作都非常熟练为止。



  腹压法(海氏法)


  海氏法不适用于1岁以下的宝宝。
  如果孩子处于昏迷状态



  让孩子平躺在坚实的表面(地板或桌上)。跪坐或站在孩子侧面或脚边(如果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应避免使用让孩子躺在你的两脚间的跨姿,以免压的时候力量太大)。



  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孩子肚脐和肋骨中间(注意不要按到胸骨末端,以免造成内脏受伤),另一只手放在这只手上方。



  快速地在腹部按压6~10下。孩子年龄越小,动作越要温和。如果在腹压后,孩子还是没有将异物咳出,则用提舌/下巴法(背击胸压法第三步),让呼吸道打开,如果能看见异物,可用手指将异物扫出。



  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呼吸,则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并重复腹压法。


  如果孩子意识清醒
  站在孩子后方。用手环抱孩子腰部。一手握拳,将拇指抵住孩子腹部中线位置,稍高于肚脐,但离胸骨末端还有一段距离。用另一只手抓住握成拳头的手,迅速在腹部朝上急压。


  如有必要,可重复6~10次。注意不要使拳头碰到胸骨末端或肋骨。



当宝宝没有呼吸时:CPR的步骤

  第一步:迅速评估状况
   如果宝宝脸色苍白、发蓝,而且明显没有呼吸,马上开始照第二步所说的方法做CPR。如果你无法弄清宝宝的状态,则可以先看、听、感觉宝宝有没有呼吸。



  第二步:清楚口腔
  找找看宝宝口腔中是否有异物、食物或口香糖。如果有,要小心翼翼地将你看到的东西移除,不要盲目地用手指乱挖。如果宝宝嘴里有呕吐物或其他液体,把他的头侧向一边,让地心引力帮忙把这些东西清出。



  如果你怀疑宝宝是噎到了,则照前述的背击胸压法,拍击他的背部。



  第三步:把宝宝调整到能让气管伸直的位置
  让宝宝平躺,头与心脏同高。将你的一只手放在他的头上,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他的下巴上。一手把下巴提高,另一手往下压额头,让舌头不要挡住喉咙后方。



  婴儿的下巴应该稍稍朝天花板翘。但婴儿头部倾斜的角度不要太大,免得反而阻碍了呼吸道。把卷好的毛巾放在宝宝脖子下面,通常就能维持正确的姿势。



  如果孩子的年纪较大,头部往后倾斜的角度也可以稍微增加。握住下巴的手指不要压到喉咙,你可以顺便把宝宝的下嘴唇往下拉,让嘴巴保持张开。



  第四步: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
  1岁以下的婴儿:用你的嘴巴盖住宝宝的嘴巴和鼻子。往宝宝的胸部隆起即可(将两颊内的空气吹入,比较像喘气而非呼吸,不要用像深呼吸呼气时那么大的力气。将太多空气快速地吹入宝宝嘴里,可能会伤害宝宝的肺部,或者使胃部扩大,影响呼吸或造成呕吐)。



  一开始先吹两口短气。注意在吹气时,宝宝的胸部是否会隆起。


  如果宝宝的胸部有隆起,表示气管畅通,你的技巧也正确。继续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宝宝能自行呼吸为止。每3秒帮宝宝做1次稳定呼吸(每分钟20下)。



  如果宝宝的胸部没有隆起,把宝宝的口鼻封得更紧一点,试试几个更有力的呼吸。如果还是没有隆起,则可能是气管受到阻塞,你可以把宝宝的头部换个位置倾斜,重复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动作,或者马上改用背击胸压法,把造成阻塞的异物排出。



  ◎大于1岁:如果是较大的宝宝的孩童,你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扭着他的鼻孔,把嘴紧紧盖在孩子嘴唇四周,用你的嘴唇形成严密的封口。然后进行前述步骤。



  第五步:检查宝宝的脉搏
  感觉得到脉搏,表示宝宝的心还在跳,所以你所需要去压宝宝的胸部。要找到宝宝脉搏最简单的方法是清压宝宝上臂内侧的肌肉,位置约在肩膀和手肘的中间。



  你也可以检查宝宝脖子的侧面。如果宝宝没有脉搏,就进入第六步。



  第六步:开始压胸
  把宝宝放在坚实的地方,如地板或桌面上。解开或脱掉上衣。把二或三根手指放在宝宝的胸骨上,刚好在乳头线下方,如前所述的压胸位置。


  把胸骨迅速往下压1.2~2.5厘米深,保持在每分钟至少100下—— 最好的计算方式就是数“一下、二下、三个、四下......”



念数字时以平顺、不急促的节奏下压胸骨。



  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给宝宝做CPR,则每压五次胸骨,就帮宝宝做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确定宝宝的头部保持在正确的姿势,并注意观察宝宝胸部起伏的情形,除了在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外,在压胸的间隔时间,手指不要离开宝宝的身体。



  如果有两个人给宝宝做CPR,则一个负责压胸,每五下停一次,让另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继续每隔5分钟检查一次脉搏,直到受到脉搏后,就停止做心脏压缩,但要继续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宝宝能自行呼吸。



  现在来复习一下CPR的四个方面:



  ◎呼吸道:调整宝宝头部的位置,去除障碍物,让呼吸道
    畅通。
  

  ◎呼吸:做口对口或口对鼻/口人工呼吸,宝宝的头部要放
    在适当的位置,每3秒吹气一次。


  ◎血液循环:如果感觉不到脉搏或心跳,则每分钟做一百
    下压胸动作。


  ◎打电话求救:开始做CPR1到2分钟内,一有机会就打电话求救。



  作为家长,应该有对突发状况作简单临时处理的能力,这是家长必须了解的讯息。希望您可以在更多的了解一些常识的情形下,更好的照顾好宝宝。 感谢您的持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