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扳指的发展与演变

 象島閒人 2017-04-19


快马飞生耳后风   浮麋数肋中无空

漫言刻玉占佳兆   发羽抨弦屡此同

这是身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咏赞玉扳指的一首御诗《咏射鹿玉韘》,一生爱玉的他,对扳指情有独钟。千百年来,从当初的弓射实用器发展成为赏玩的对象,小小的玉扳指上,记录了中华悠久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成为收藏界的一道亮丽风景......

玉韘 商代妇好墓出土

扳指的发展:
       扳指是比较晚的名词,中国最早对它的称呼是韘(she),何谓佩韘,《说文》记载:“韘,射也,能射御则带韘。”即指佩韘是表示具有射御的能力。扳指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甚为流行。

       韘的作用,是用来控弦的,用法是套在大拇指上,用弓时勾取弓弦和撒放都依靠这东西。我国采用的射法是蒙古式撒放和原始撒放,所以控弦都是用大拇指,和欧洲地中海式三指勾取控弦不同,因此需要这个装备来保护手指,不然手指会被高速运动的弓弦切拉损伤。

       古人还认为佩韘表示佩戴者有决断事物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韘极为流行。《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就连童子也佩韘。它已不只是一种实用之器,而且成为了一种尚武之“道”,适应了群雄争霸时期培养武士精神的需要。

扳指的历史演变:

       我国最早的玉韘发现于商代的妇好墓。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演化,玉韘的形制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韘有走弦的槽、拴绳的眼,是拉弓射箭的实用器。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外缘下角跨出一个带尖钩的玉韘,斜坡状,带纹饰,就像稍宽点的戒指,更为精美。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射箭狩猎活动的减少,以及玉礼制观念的逐渐渗透,后来的玉韘变得更加装饰化,实用性越来越削弱,而装饰性却越来越凸显出来。

 蟠虺纹玉韘  春秋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到了战汉时代,玉韘出现了片状形制,很多还镂龙雕凤,十分精美。大都也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玉韘已经不能承受拉弓射箭的强大扣力,而完全演变为一种佩件。因其中空部呈鸡心形,也有人称之为“鸡心佩”。

云纹玉韘 战国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代仿古之风十分盛行,出现了一些仿汉代的玉韘,其形制更是多种多样,有片状的,也有矮筒状的。到明清时代,玉韘则完全异化为观赏之物,在王公贵胄中十分流行。

花卉云纹玉扳指(3件)清乾隆时期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因此清朝军事力量的核心武装“八旗”对此物甚为重视,几乎人手一枚。初时因重实用,大小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戴。入关以后,举天下以奉养八旗,待遇优厚,八旗风气日渐奢靡,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玩物和装饰,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清静无为玉扳指 清乾隆时期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特别是随着和田玉的大量采挖,以及琢玉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他们争相以贵重玉材制作,相互攀比炫耀。最终,形成了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把玩玉的风气,甚至在民间还流传着顺治皇帝用玉扳指为自己选择陵寝的故事。

螭纹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传说在清初,顺治皇帝率领众臣到河北遵化一带狩猎,捕获了大量猎物。顺治纵马扬鞭登上了高山,极目向南望,金星山如锦屏翠帐,林涛如涌,绿波荡漾;朝北看,昌瑞山重峦叠嶂,景物秀美,如同仙境。顺治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一边向苍天默默地祈祷,一边轻轻取下佩戴在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小心翼翼地扔下了山坡,然后向众臣宣诏:“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的寿宫,所落之处为佳穴,即可启工。”随从在草丛中发现了玉,并且立桩做了标记。于是,清东陵中的第一座陵寝——孝陵就在这里落成。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却说明了顺治皇帝对玉扳指的珍爱。

梵文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能诗善画,精于骑射的乾隆皇帝,对于用来陈设和鉴赏的以珍贵材质尤其是玉材制作的玉扳指,更是情有独钟。有次他看到一件进贡的玉扳指,立刻被其温润的玉质和精致的工艺所吸引,于是为此作了一首《咏玉韘》的诗,不仅把玉扳指的来源、用途交代得很清楚,而且还引经据典,将古代玉的使用制度作了说明。从此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为玉扳指赋诗就达50首。

翡翠扳指  李莲英墓出土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皇帝爷如此喜好扳指,八旗子弟热情追捧赏玩,自在情理之中。因此,玉扳指在清代玉器中最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从缅甸进口的翡翠扳指。但大多玉扳指外面光素,只有少数雕有花鸟虫鱼图案或诗文吉语,因此异常珍贵。

《威弧获鹿图》局部

清代宫廷绘画为后人留下了清帝佩戴扳指的形象资料,如《玄烨戎装像》、《威弧获鹿图》、《大阅铠甲骑马像》等,描绘了康熙、乾隆皇帝全身披挂,右手大拇指上佩戴着扳指的形象。

内镶金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常熟博物馆

据介绍,故宫现存包括玉质、木质、金质等各个种类的扳指多达几百个,单是玉扳指就有上百件。而之后,扳指作为首饰,一度接近消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不方便。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清代晚期以后,热兵器逐渐取代冷兵器。惧怕异族民众掌握先进武器影响统治、坚持“满语骑射”的清王朝最终没有能够挡住历史潮流,于是,作为满蒙八旗首饰的扳指仅仅存在了百年左右。

碧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扳指正确的佩戴方法:
       对于玉扳指来说,除了质地之外,扳指的造型纹饰也非常有讲究,如瑞兽纹、花草纹、山水、人物、诗词等纹饰和图案。这种直筒型扳指,两面分别是凹、凸倒角的,应将凹面儿朝上放。将这凸面儿朝上放比较常见。但,这是放反了!为何?这扳指是射箭扣弦用的,凸面才可以扣住弦,凹面是为了戴上后方便拇指弯曲,所以戴扳指时应凸面向虎口、凹面向指尖,摆放也是如此。这也是鉴定扳指的一个小技巧。

新仿玉扳指  很显然文字雕反了

文武扳指:

扳指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这种种分别,在当年是判定等级身份的标志,在如今则是衡量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的尺度。“玉”既有璆琳之美质,又有“君子比德于玉”的深刻寓意。故以美玉制扳指,便浓缩了满汉文明,融合了文武之道,既能时时玩赏于手,又能刻刻警戒于心。

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此外,“扳指”的写法,历来有很多种,比如“扳指”、“板指”、或者“班指”。这造成了很多疑惑。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同音词。现如今,即便有人买到了可心的扳指儿,也没有几个人懂得如何去把玩、呵护。用惯了腕表和领带的时尚先生们未必懂得老物件儿中养护的道理。按戒指之意义,戴于指上,含有警戒之告示,其上镌有“戒烟”、“戒酒”、“戒色”之字样。凡劝人戒烟戒酒戒色者,聚资为之镌一戒指赠之。 当戴上扳指时,大拇指上翘,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赞美和对自己的自信。

冠于指上的戎马,岁月老去,只剩下柔情风华。随着时代的发展,扳指的原有的实用功能已消失殆尽,军旅戎马,枪林剑雨已离我们远去,扳指结束了它的戎马一生。收起坚硬的外壳,透露着柔情,展现着它的绝代风华。时至当代,我们所熟知的扳指已经发展了各种制式,扳指也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如今仍有很多藏友喜欢佩戴一枚玉扳指,小小的扳指里,蕴含着说不尽的故事……

螭凤纹玉韘  战国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螭纹玉韘 汉代

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龙凤纹玉韘 汉代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羽人纹玉韘 汉代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蟠螭熊虎纹玉韘 汉代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螭纹玉韘 汉代
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龙凤纹玉韘 汉代
现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玛瑙扳指 清代

现藏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

翡翠扳指 清代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翡翠扳指 清代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马上封侯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常熟博物馆

鸡觅食图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常熟博物馆

螭纹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双骏图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安徽省文物局

骏马图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梧桐引凤玉扳指 清代
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御制诗文玉扳指 清乾隆时期
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扳指(2件) 清乾隆时期

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点击阅读《中国传世玉器全集》:

中国传世玉器全集—完整版(高清原图)


扫一扫   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