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

 dagutou 2017-04-19


一般人信仰宗教,信仰层次不高的话,都想向所信仰的对象祈求富贵平安;稍有程度的宗教徒,则希望要修行。确实,修行才能净化自己,修行才能改变自己,修行才能庄严自己,修行才能完成自己。但是,怎样修行呢?礼拜、祈祷、读经、唱诗,就能算是修行吗?其实真正的修行,有另外的层面:


感动的好事存在心里

一个修行的人,对于世间很多好人好事,要常常心生感动;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也要有许多让人感动的表现。世间上,你让我感动,我让你感动,每一个人都把一些感动的好事存在心里;存在心里的感动,影响才会久远。我们看,世间上有一些人,在偏远的山区行医,一做就是数十年;有的人在养老院布施爱心,行善不落人后。老头陀在深山古剎,每天为世界祝愿;佛教的信者,重在无相布施,因为他们不好名、不好利,他们把感动存在心里,以此做为修行。


赞叹的语言说在口中

宗教徒有没有修行,先从他的语言开始做起;口无遮拦的批评这个、毁谤那个,必定不是一个修行人。真正修行的人,语言里都充满了赞美的声音:“伟大的圣者”、“善良的好人”;他赞美别人的善心,感恩大家的善行,对别人喜舍的美事,经常表示赞叹,表示羡慕。所谓“口中好语出妙香”,他的人格自然因此而芬芳飘扬。


真诚的笑容现在脸上

有没有修行,有时候从脸上的表情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每天哭丧着脸,一点笑容都不肯布施的人,你能说他有修行吗?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没有钱布施,没有钱做善事,不重要;你口中的好话,脸上的笑容,给人的欢喜,让人家欢喜,其实就是修行。


清净的戒行表在举止

戒行并不是说,煮过荤腥的锅碗不可以用来煮食三餐,也不是某年某月某日一定要去放生;真正清净的律仪,是表现在行为举止上。佛经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只要吾人目不邪视,耳不乱听,走路端庄,举止安详,心里清净,行为正当,那就是很好的修行了。


信仰的真诚重在奉献

要做一个宗教信徒,学习的不是贪求;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先要学习吃亏,学习奉献,因为给人等于播种,有播种才有所得。春夏不播种,秋冬那里有收成呢?所以真诚的信仰,要先明白“给人就是给自己”,就如我发起“百万人兴学”,希望把大学留在人间,把功德留给自己,这就是一种信仰的学习。


慈悲的行为用在平时

一个有信仰的修行人,不能没有慈悲。说话要慈悲,做事要慈悲,待人要慈悲,举心动念都有慈悲;一个有修行的人,什么东西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慈悲要用在平时,并不是某一个地方地震海啸,我们捐款,赶上热闹的慈悲;也不是做一些捐献,图个善名。真正的慈悲,只在每日二六时中,行为不侵犯他人,语言不伤害他人,心里不诅咒他人,甚至行住住卧都不伤害虫蚁,一言一行都不失去慈悲,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