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皇帝:明朝灭亡与我何关?时也命也!

 老刘tdrhg 2017-04-19
明朝那些事儿2017-04-19阅读原文

1644年3月19日,紫禁城外铁蹄铮铮,“闯”字大旗迎风招展,城中黄土飞扬,宫娥太监声色慌张,各宫各殿已乱做一团,金銮殿内不见文武百官,而在灰尘之中隐约只见一人身着龙袍,手提宝剑,目光呆滞,胡须和银发随风飘起,径直的走向长公主院中。

公主慌忙跪下请安,而此人举起宝剑刺向了女儿,鲜血喷向崇祯的脸上和身上,众人见状大喊着奔向院外,而此时的崇祯顾不得女儿的死活,头也不回出了公主小院,此时的他只是想着朱家子孙若是落入李自成手里会是什么下场,想起福王以及各地藩王的惨死,他更是恶从心头起,握了握手中剑,向自己儿子们的住处走去,只是寻找未果只得无奈离去。

崇祯拖曳宝剑,想起自己的中兴大业尚未完成更是伤心欲绝,登基数载祖宗天下外受蛮夷,内有流贼,弄的国之不国,细想往事更加颓然,只能无奈奔向煤山,一串脚印、一袭龙袍、一个背影向远处走去,这也是一个王朝的远去。

崇祯作为主管领导为何最后杀妻灭子将江山葬送?为何说他是倒霉蛋?他到底有多大的霉运?

一、“皇帝是个好干部”

崇祯17岁登基,他本是泰昌皇帝醉酒欠下的风流债,他能当皇帝可以算是侥幸,所以他登基不久就紧锣密鼓的筹划清除自己兄长奶妈客巴巴,然后就是斥逐阉党清缴魏忠贤,他严肃吏治、发展生产,颇有一番“中兴”气象,除了这些举措外。

就崇祯自己来说,也绝对是一流的公务员。

二、作风优良

生活作风优良

据说崇祯皇帝很少亲近女色,这个事情也只是猜测。

第一,崇祯皇帝留下七子六女可以推测这放在古代也就是一般家庭的生育能力;第二,父兄是纵欲过度死去的,崇祯皇帝害怕自己身体被掏空,所以也是很节制的。

另外据称崇祯皇帝是一个非常力行节约的人,自万历年间皇帝一顿饭斥资万两,而崇祯下令减至百两,自己衣服鞋帽按照旧历一天一换,他改为每月一换,自己衣服破了都是皇后亲自缝补,由此可以看出崇祯皇帝私生活不是那样糜烂不堪的,即使是亡国之君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

工作作风优良

清代修的《明史稿》中曾这样描述崇祯皇帝“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虑成疾,宫中无宴乐之事”,也就是说一个领导加班加点的干活熬的都有病了,更难以置信的是崇祯和别人聊天都能睡觉,据说他有一次去看望刘太妃,论辈分应该是他的奶奶,这个孙子竟然在椅子上就睡着了,这样的记载确实有些夸张,但是崇祯的勤奋起码在当时是得到认可的。

所以从这两点来看,崇祯皇帝起码有了一个做领导的基本特质,那就是以身作则,这样这个团队的风气起码不会跑偏,崇祯皇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学习。

勤奋好学

崇祯还是一个好学不倦的皇帝,他博览群书,《四书》、《五经》、《资治通鉴》、《通鉴纲目》等诸多典籍他都不离手,他不仅爱好读书,他还时常参加一些学术沙龙和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学术研讨,有时还会被那些士大夫责备。

据说有一次崇祯参加日讲,由于疲惫不堪,他随意把脚放到了台楞之上,当时的日讲官正好讲到《尚书》“为上者奈何不敬”一句,便抬眼注视皇上翘起的脚,崇祯就变得非常不好意思,只得用龙袍来遮掩。

所以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崇祯无论是生活作风还是交友圈子都是过关的,那么也就是说崇祯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个人习惯都是过关的,但是他终究还是亡国了。

清初的张岱有过这样的描述“古来亡国亡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者亡,以奢侈者亡,以穷兵黩武者亡,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之主,无以过之”,这段话总结来说就是,我的领导这么好,怎么就完蛋了呢,老子不服!

这也就是说崇祯皇帝这么一个高素质,高智商的领导最终一事无成,低智商亡国,高智商也亡国,荒政也亡国,如此说来崇祯也算是个倒霉蛋了。

三、好干部倒霉记

在前边的文章中,已经分析了崇祯暂时来说算一个好干部,无论是生活作风还是业务水平都是高水准的,但是历史就是这么诡异,好干部竟然也会倒霉?

就连崇祯本人也不想信,直到自缢之前崇祯还一直念叨着“朕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

结果自己让自己倒了霉!

崇祯皇帝少年成君,上任伊始可以说是英姿勃发,是少年英雄,可是这位青年干部慢慢的行为就不是那么让人称赞了,这位老干部临死之前有这样一段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这位干部竟然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这一点也不像我们之前认识的崇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崇祯现在已经变了,一个人的变化会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上,那么崇祯又有那些不当的举动呢?

残杀忠良近乎变态

崇祯临死之前大发感慨“十七年来,满朝文武泄泄杳杳,徒尚门户之争,无一忠心谋国之臣,倘若朝中有半个于谦,何至会有今日。”

那么崇祯一朝真的就没有忠良了吗?其实不然,回看崇祯一朝,如袁崇焕、祖大寿、卢象昇、孙传庭,袁崇焕曾令皇太极胆寒惧怕,然而最后却被千刀万剐的极刑处死,卢象昇、孙传庭力挽大明,使得李自成军队近乎灭绝,但是一个被逼自刎报国,一个身陷囹圄,这些良将几乎没有好下场。

再说文臣,前边文章说到的文正孟,他上书弹劾奸臣温体仁被崇祯训斥贬官,此时的崇祯早已不是当初那样尊师受谏,还有刘宗周皆因上书被庭杖致死。

另外还有一组数据让人唏嘘,崇祯在位17年,前后换过50位内阁,14位兵部尚书,杀死和逼死的总督有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一人,被他抓进监狱关押、逼死、殴打判刑的高级官员多达几十人,被关在监狱的大臣多达145人。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本应该是皇帝和大臣同心御敌的,而崇祯却把朝廷大臣视为贼寇和蛮夷之外的第三股敌人,对于忠臣他是边用边毁,忠臣良将在他手下无一善终。

所谓“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崇祯如此冷血,对待大臣如此狠心,怎会有文臣武将舍身为国,以至于崇祯死后朝中一干大臣都翘着屁股山呼李自成万岁了,崇祯这样的君主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奴才,培养不出人才。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病态心理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崇祯皇帝对于自己的大臣始终不放心,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江山没自信!对自己没自信!

这种领导在现代社会也非常普遍,在单位里如果某人太出风头,他就会引起上级的担心,担心他的位置不保,于是对你横加阻拦,设置障碍,不让你建功立业,不让你表现,这种心态严重的话就会变成变态,崇祯皇帝就是由这种病态渐渐的发展成了变态。

这种变态心理断送了他自己,也断送了大明江山,为什么一个英雄少年会嫉贤妒能,变得如此不自信,主要是他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父兄让他倒了霉

民国学者高森有这样一段话“熹宗(崇祯兄长),亡国之君也,而不?之,祖泽尤为尽也,思宗而在万历之后,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

这段是说崇祯如果在自己的爷爷去世后当皇帝不至于亡国,而在自己的父兄之后必败无疑,崇祯皇帝的父亲是泰昌皇帝,此人体弱孤僻,而且相当好色,万历时期各种问题就已经凸显,朝纲腐败,女真崛起,但尚未成大气候,但是泰昌皇帝登基后不去解决这些问题,却一味追求美色,最后登基后一个月就暴病生亡,史称“一月天子”。

在说天启皇帝,此人心理也不太健全,这要从他小时候说,他的生母是王才人,但李选侍受宠,虽然母亲位高,却备受李选侍的凌辱,最后被迫害致死。

这就使得天启皇帝也备受李选侍的欺负,逐渐就形成了懦弱的性格,他上任后更加不理朝政,一心钻研木匠活,是著名的“木匠皇帝”。

由此来看,崇祯皇帝的父亲是自闭,哥哥心理也不好,这二人将大明江山玩了个差不多,留给崇祯的只是一个烂摊子了,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崇祯的父兄给他栽了一颗歪脖树,难怪崇祯要自缢!都说坑爹,其实泰昌、天启把崇祯坑了个够!

其实治天下和中兴天下其实是不同的,治天下是中兴的第一步,而中兴天下需要诸多因素,看一看汉武帝的辉煌和后来的康乾盛世,哪一个不是父辈们的积累才换的一朝的兴盛,其实当皇帝才真的需要一个好爸爸!

但是没有好爸爸就不能成事了吗?自己难道就不能自己打拼了?所谓所谓天道酬勤,但是对于崇祯来说老天似乎也和他过不去。

老天爷让他倒了霉

明史中有这样几句话“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另外清朝叶梦珠的《阅世编》中曾记载“崇祯十三年庚辰润正月,则正月六日如十二月节也,大雨震雷,犹如夏日”。明代文人笔记里边也长长有这样的气象记载。

那么真的是天有异象妖魔作祟?其实不然,明朝中后期正是气象界中所称的“小冰河”时期,简单的说一下这个时期的特点,夏天旱涝,冬天奇寒,南方多有暴雪,北方异常寒冷,旱涝粮食自然减产,护堤自然崩溃,这样一来国家主要精力都在抗洪救灾上,怎么去发展!

有人说当时明朝国库都没钱了,那为啥没钱呢?当时的国家供给皆凭南方,这样一来国家的财政就会受损,国家没钱救灾,农民吃不饱就要造反,李自成就应运而生,北方女真受不了严寒所以要起兵入住中原!所以自然条件也是对崇祯的致命一击,失败也是必然!

所以成王业者,需要英雄之才,有可趁之势,能把握机遇,但是天若不遂人愿,英雄也是枉然!

皇帝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弄不好就会把自己折磨成变态,变成个倒霉蛋,还把命赔了进去!

好干部也倒了霉,历史就是这么一回事,有时看起来想笑话,可他就是这么来的,想想也挺无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