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清楚这两点交警也讲不明白谁对谁错

 三点两段定律 2017-04-19
 
 
图示 有利于提高车速、存在潜在危险的交通环境

    最近,在网看了题目《拉点仇恨,我敢说开车的百分之九十都没有素质》的文章。文章就两段话:“天天看到别人说这指那,新闻也是国内外的宣传没有素质人群。动不动就说别人没有素质,却毫不反省自己的素质到了什么高度。我敢站出来说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开车的人都是素质不过关的一种人群。

    最明显的举例就是开车过没有红绿灯有斑马线的十字路口时候,到底人让车还是车让人,反正我是非常非常少看见有车主动等待行人过完才开的,被行人逼停不算主动。什么车等久后面会更塞、车过得比人走的快、中国人口多的国情等理由,理由只是没有素质的借口,大家扪心自问自己做到没有。”

    短短的两段话,引起激烈争论,通读留言,梳理后有以下六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开车的90%没素质。那些素质极差的司机,不让行人完全过了马路才开车,而是一见绿灯就开车,百米冲线一样,多停一秒钟都不愿意,使得行人被逼站在了马路中间,非常危险,因此,楼主说,开车的百分之九十都没有素质,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种观点:行人至少95%没素质。开车绝大多数是不会闯红灯逆行的,而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横穿马路、逆行那绝对是家常便饭。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如果汽车都这么让行人,绝对交通瘫痪啊。

    第三种观点:开小车的说开出租车的不对,开货车的说骑摩托车的不对,骑摩托车的说骑单车不对的,骑单车的说行人不对,行人呢,是车的都不对。

    第四种观点:我有时开车,有时走路,到底有没有素质,真是为难啊。

    第五种观点:行人在走,车也在慢速通过,双方都能接受吧。

    第六种观点:我开车,或者家里人开车,我都一再叮嘱,远远看到行人准备穿行,你不要管他走的是不是斑马线,你都要提早减速!不要在乎那么一两分钟,也不要太在乎那么一点点油耗,心态放平和点,应该有对生命敬畏的一种本能!说不好听点就是你撞了人,不管你占多大理,你都会吃亏!教练一直都说,让着人就对了,即使不赔钱,不信鬼神,撞死人以后再开这个车心理也不舒服。还有所有路口,即使绿灯,我都必须提前刹一下车减速,以防有行人闯红灯而我被左侧车辆阻挡视线看不见他出事故。不止是我,绝大多数车辆即使绿灯,没有超过路口的限速,也都是提前踩一下刹车,我作为后车紧跟着就踩一下,所有一切,以防万一,既不撞人让别人家庭生离死别,也不让自己无辜掏钱。

    以上六种观点,正确、且符合道路交通客观实际情况的是第五和第六。为什么呢?

    一,道路行车,驾驶人为了保证对其周围环境中的车辆行人和自身的安全,总希望能在原地就能把汽车立即停住,但是在客观实际中却是断然行不通的。因为汽车行驶中所储备的惯性动能,在紧急制动时,自然会使车辆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才能释放完。在这一段距离内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常称它为“制动非安全区”。“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故”将道路通行危险明确聚焦在“制动非安全区”。可以说,如果紧急制动能在原地把车停住,道路上就没有危险了,也就不需要制定《道交法》了。但是要知道,道路上只有一辆汽车,而没有其他车辆或行人就形不成“制动非安全区”。“制动非安全区”至少要有两方才能形成。

    二,不管什么法,落实过程中必须体现“总则”中确定的基本原则。2012年3月14日以来,多家媒体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了总则”为主题报道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2017年3月1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诞生了。其中有一段:“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

    如果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明确法规中“总则”规定的统领性作用,看《道交法》“总则”第一条是如何规定的:“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其中“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以下简称“预防”)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以下简称“交通秩序”)原本就是一个整体。遵守“交通秩序”是基本的,而“预防”是必不可少的。“预防”、“交通秩序”即通行规定是一个整体,通行规定离不开“预防”,“预防”主导通行规定,因为不管制定多少通行规定都不能改变“制动非安全区”的危险性质。

    明确在道路上“制动非安全区”至少要有两方才能形成与“预防”在先,这是讲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围绕这一前提,再讲先行、让行、怎样过,否则谁对谁错不仅谁都讲不清楚,而且谁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尤其是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和行人,如果不讲在道路上“制动非安全区”至少要有两方才能形成,不讲“预防”在先,继续在对《道交法》的理解上犯糊涂,继续在城市密集交通环境争自己所谓“对”上纠缠不休,并把这种所谓“对”的错误思想,带到有利于提高车速、存在潜在危险的交通环境里,恐怕有时会造成的伤亡事故使自己连说自己“对”的机会都没有了。

    想了解更多安全驾驶知识,请看“整体安全是《交法》的灵魂”动画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