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每年有12.51%的上线考生高分落榜;19.62%的考生高分低就;22.13%的考生从一本滑入二本;二本滑入三本、专科;38%左右的考生专业被调剂或录取的专业不满意 武继周结合往年所见各种高考志愿填报失误,为大家整理出了高考报志愿的“六大典型失败案例”,可以说每个案例都是过来人的血泪教训,期望为考生和家长提前敲响警钟! 案例一:志愿填报保守 2016年的一位理科考生,他的高考分数是528分。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和家人一同的选择是大连工业大学(一本分数线515分)。 但是在武继周看来,如果填报了大连工业大学虽然是会顺利录取,但是考生多出来的分数就白白浪费掉了。所以经过结合考生个人情况,再利用“排位折算线差法”的公式进行推算,先得出各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再给出考生科学的志愿填报方案是: A:东北石油大学(531) B:山东科技大学(527) C:华北水利水电大学(520) D:沈阳建筑大学(518) 最终该考生被B志愿山东科技大学顺利录取。 案例二:志愿之间没有梯度 还是一个理科考生,高考分数是560分。 他拿出的志愿填报内容是这样的: A:武汉科技大学(551) B:大连交通大学(550) C:北方工业大学(559) D:哈尔滨理工大学(557)。 而在武继周眼里,这四个学校在历年的招生录取中分数相差并不大,基本都在同一水平,所以这位考生的高考志愿没有形成“合理梯度”。 基于这一问题,再结合考生个人情况,武继周指导考生做出了这样一份志愿表: A: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74) B:西安邮电大学(563) C:南京工业大学(558) D:河北大学(547) 最终这位考生被C志愿南京工业大学顺利的录取了。 案例三:志愿顺序混乱,导致错失名校 理科考生,高考分数596分。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志愿表: A:长安大学(587) B:山东大学威海分校(596) C:吉林大学(598) D:志愿东华大学(592) 各位家长和同学看出什么问题没? 下面我们来听听武继周给出的分析: 这个考生的志愿A和D的志愿高校为211工程高校,B和C的志愿高校均为985工程高校,他自己并没有明确的院校意向,又缺乏对志愿顺序的正确理解,所以造成了,所填报的高考志愿顺序混乱,最后虽然被长安大学录取,但是错失了更好的机会,浪费了分数,非常可惜。 案例四:专业不服从调剂,导致被退档 理科考生,高考分数645分。 这位考生的A志愿填报的是四川大学(626),专业为口腔医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47),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因为觉得自己所考出的分数高出四川大学的最低录取线19分,所以在填报志愿时信心十足,填写了专业不服从调剂这一栏,而在录取时,他的分数不满足专业分配条件,就只能被退档了。 案例五:忽视体检结论 高考分数为608分。 这个考生A志愿填报的是天津医科大学(602),但是她忽略了自己的体检结果,眼科结论为色弱这一问题。 凡是色弱和色盲是不能报考医学类专业的,天津医科大学按照体检实施办法,导致这个考生只能做退档处理。如果这个考生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体检受限,就可以报考其他能够录取的院校,就不至于退档了。 案例六:保底院校填报过高 理科考生,508分。 这位考生的志愿表是这样的: A:沈阳工业大学(534) B:沈阳航空航天大学(528) C:大连工业大学(515) D:大连海洋大学(511) 参考了录取年报数据,认为大连海洋大学做为保底没问题。但年报数据使得她的报考很片面。从招生的计划数来观察,没法确定这个学校的上浮或下浮,招生计划数与院校的录取分数是不成直接反比关系的。 这些案例都是一些看似简单却最容易忽视和出现的问题,而在真正的志愿填报中,还涉及到不同的院校录取规则、平行志愿的原则、专业内录取技巧、提档比例等等一系列需要细致研究分析的问题。如何能够规避风险,提高志愿填报的准确性?是家长和考生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