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占顾 2017-04-20

中国古代史上,若论形势之险要、封闭,四川更胜于关中。四川北部有大巴山脉、汉中盆地为缓冲,东方以三峡天险为门户,西边是气候苦寒的青藏高原,南方则是尚未开发云贵高原。并且,经过上百年的开发,成都平原的繁华富庶不下于渭河平原,更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河北地区号称“幽燕形胜、冠绝天下”,东南地方则被赞为 “龙盘虎踞、英雄用武”。河北地区南接江淮、北控大漠,对整个天下“提衣掣领”,东南地方则守江据淮、连接上游、自成一体。河北地区号称物产丰富、民风彪悍,东南地方则是天下经济中心、百姓劲武好勇。总而言之,东南形势不弱于河北、关中和四川。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四川、东南的先天条件不比关中、河北差,但却没有像他们那样轮流主导中国历史。并且,还落得个割据、偏安的评价。综合来看,四川和东南又有区别。之所以被评价为割据,四川是因为客观条件。之所以被评价为偏安,东南则是因为主观因素。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被评价为割据,四川可谓是“成也封闭、败也封闭”。天下大乱之时,只要控制剑阁、夔门、汉中等几个战略要点,四川与外界的联系立刻就被掐断。“天下未乱蜀已乱,天下已定蜀未定”,就是侧面对四川封闭的反映。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诸葛亮北伐时,之所以不肯出子午谷突袭长安,就是因为大巴山、秦岭太过厚实,大军进入不仅难走,而且极度消耗粮草。为了避开地理上的劣势,诸葛亮选择攻陇右。陇右地势平坦,且对关中居高临下、威胁侧翼。这一战略是正确的,只是蜀汉的国力太弱、支撑不下去,诸葛亮也只能饮恨而终。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与四川截然相反,东南落得个“偏安”的评价,完全是自找的。东南“无两淮必弱、无两湖必亡”。当吴越势力控制荆楚、两淮后,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能控制山东,就对河北腹心构成严重威胁。如果能够控制中原,那么关中的大门就敞开了一半。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然而,刘裕死后南朝君主一代不如一代。先丢山东、河南,再丢淮北淮南,最后连长江天险都与敌方共有。不到百年,南朝就从控制天下三分之二的领土沦落到偏安江南。整个南朝的历史也变成一部挨打史。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朱元璋起兵之时,仅仅控制南京附近,上游有陈友谅控制荆楚,下游有张士诚控制苏南、浙江,形势极其的恶劣。但是,朱元璋纵横捭阖、借力打力,不仅统一东南,最终还北伐蒙元、统一天下。这完全是依靠人谋。

两个地区王霸基业,在中国史上却只能偏安割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