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三十五):虎父犬子,河中嗣位之争

 金色年华554 2017-04-20

上篇咱们说了,朝廷吃了败仗以至于邠、岐两镇的势力不断的渗透到朝廷之中,就连宰相都与其狼狈为奸。

现在的李茂贞坐拥凤翔、洋州、兴元、陇秦等地共15州,俨然已经与朱温、李克用两人齐名,成为北方最大的三家诸侯之一。

五代十国(三十五):虎父犬子,河中嗣位之争

我也看过几集这个动画片,图片摘自网络

鉴于此,他的野心就像一个气球一样也在不断的膨胀。但是李茂贞并不知道,气球这样总有一天是会炸的。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10月27日,走了一批宰相,唐昭宗自然要任命一批新的宰相。这群人里有前面我们提到的韦昭度,还有几个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反正也只是打打酱油。哦,有个叫崔胤的人也被提拔做宰相了,关于崔胤呢,我们后面再说,如果诸位非要了解此君的光荣事迹的话,详见《新唐书 奸臣传下》。

乾宁元年(公元894年)这一年里,李克用灭了幽帅李匡筹,朱温还在和朱瑄、朱瑾打仗,李茂贞和铁瓷王行瑜也就带兵入入朝、请求皇帝封封官啥的,除此之外北方也没发生什么比较大的事,算是比较安稳的一年。

过了一年,事就来了。

乾宁二年正月14,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

五代十国(三十五):虎父犬子,河中嗣位之争

我们知道河中的前节度使是王重荣,这位仁兄由于当年太过利害一不小心把自己玩沟里去了,于是他的哥哥王重盈就做了河中节度使。

现在王重盈也死了,河中就得选出新的领导人。

本来是一件不大的事,结果慢慢的就演变成一件不小的政治事件。

因为王重荣没有亲生儿子,他只有一个叫王珂的义子。

没错,就是小则大打出手,大则身死国灭的接班人问题。

王珂是王重盈的哥哥王重简的儿子,同时也是王重荣的侄子兼义子,按理说也不算外人。王重盈死后,河中军便向朝廷推荐由王珂暂时代理河中事务。

五代十国(三十五):虎父犬子,河中嗣位之争

图片摘自网络

可是王重盈的儿子们不干了。

你王珂算什么?义子?堂兄弟?哥几个还等着呢,哪轮的上你!

同年2月初3,王重盈的儿子保义节度使王珙、绛州刺史王瑶起兵攻打王珂,为了给这次战争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哥俩给朝廷上书表示王珂不是我们王家人!

给皇帝大人上过书后,这俩人又给朱温去了一封信,这封信算是带着一点威胁的口吻:

“珂本吾家苍头,小字忠儿,不应为嗣。”

这意思等同于袁术骂他的哥哥袁绍一样:你个小娘养的。

那么王珙、王瑶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

想想公元9世纪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背景、是关系、是亲戚!一起吃过饭的,握过手的,泡过澡的都是老战友。当初朱温背齐降唐,王重荣对他的恩情很大,朱温也懂得人情世故,眼珠子一转就趴地上了:我娘也信王,今儿个开始您就是我舅!

五代十国(三十五):虎父犬子,河中嗣位之争

图片摘自网络

王重荣是朱温舅舅,王珂是王重荣儿子,那么朱温就是王珂的老表哥,表弟被人欺负了,那表哥...

这封信的实质内容就是朱温你别动,这是我们家自己个的事!

朱温收到这封信之后的真实想法倒不是考虑亲戚关系,狗屁亲戚!河中这块地才是重点,可惜和朱瑄、朱瑾这边战事吃紧走不开,不然老子早就上了。

既然朱温没反应,那王珂就不足为虑嘛。

可是,真的不足为虑了吗?

反观王珂这边,他知道自己打不过两位堂兄弟,在先给朝廷写了封自我辩解信后,转身就向李克用求救了。

河中这块地对于李克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要和河中交好,他去长安就不用绕路了。当年他和王重荣算是同盟,现在老同志已经去世,自然就要把老同志的儿子拉过来。

五代十国(三十五):虎父犬子,河中嗣位之争

图片摘自网络

李克用大手一挥:

“表重荣有功于国,请赐其子珂节钺。”

唐昭宗也没多想,准了。

王珙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生气。好你个王珂还抱上李克用这个大腿了是吧?李克用,我今天就让你知道这天底下也不是只有你一人!

“珙、瑶西结王行瑜、韩建、李茂贞为援。”

做了大哥的李茂贞等人也给昭宗上书,请求赐王珙为蒲帅,但是等他们的信到的时候,唐昭宗回了一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的话:

“太原表先至,已许王珂,不可追改。”

太原的信先到,我们的信就不是信了?

起兵!李克用,我这就来会会你。

关于岐、晋之争,我们下篇再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