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现状与应用

 梦游四海之图书 2017-04-20

“大数据”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现状与应用

来源:商群邮件营销时间:2016-11-04 16:53:19点击:957

10月21日,面向全国百万政法干警的学习讲座在中央政法委机关主会场举行。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科技创新在未来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为题发表了演讲。他提出数据时代是预测未来的时代,利用大数据,可以重塑干警的工作流程,当然这也需要相关人员提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就是建立一个运用通讯信息科技手段,将社区矫正的各类信息数据与执法检查、工作考核有机整合起来,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信息化监管的平台系统。而如何将大数据与社区矫正工作相结合,是目前急需探索和应用的。

现笔者结合本地区社区矫正实际情况对大数据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应用和探索情况提出简要的建议和看法。

一、大数据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现状

以福建省社区矫正为例,目前已知的大数据有关的有福建省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定位手机、定位手环(部分)、定位脚环(部分)、执法记录仪等数据收集软硬件,目前数据的采集都集中在信息管理系统内,自行购置的如定位手环的数据由各地自行收集和保存。

1.“大”数据不够“大”。大数据按照笔者的理解,“大”字是基础。首先,目前全国未能实现统一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导致“大”数据只能变成“小”数据,造成在数据上存在漏洞和问题,如某一社区服刑人员是从外省变更到本地接受社区矫正,但因信息系统的不一致,导致本地司法行政部门仅能从纸质层面得知其日常表现情况,但因某些地区实行无纸化办公,导致无法得知社区服刑人员在外省期间具体情况。其次,福建省社区矫正信息系统是大数据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但在数据采集上仅能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报到等小数据方面,与公安或者其他部门未能形成联网分享,如对社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吸食毒品,公安已登记上网,但司法行政部门只有待公安部门发现并通知后方能知道,或者是社区服刑人员未携带定位手机,私自离开指定地区,在极短的时间内又返回的情况下,司法行政无法在第一时间或者不知,而无法做出相应的处理。

2.数据标准不同。笔者认为在数据上也存在着标准不一的情况,因各地经济情况、重视程度的不一致,导致各地数据收集的标准不同,如本省已全部实现定位手机人手一部,但有的省市还未有该技术支撑,有的省市系统与其他部门进行对接,有的县市在定位手机配备的基础上继续配备定位手环等等,导致在日常数据的收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法实现有效的对接。

3.未有制度保障。据了解现在技术层面已经可以实现数据间的联网分享,但因为制度上未能出台相应的保障,同时各部门间存在着各种的担忧,导致无法真正实现大数据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应用。

4.重视程度不高。根据笔者切身的工作体验,社区矫正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仍能感受到部分地区或部门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这也是导致大数据无法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全面铺开的重要因素。

5.队伍能力素质亟待提高。少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特别是个别司法所里年龄较大的老同志,知识结构单一,对新生事物适应性较差,固守现有的手工操作模式不愿改变。电脑操作水平较低,对科技信息手段的认识不足、学习研究不深,部分工作人员甚至认为软件系统的投入使用加大了工作量。工作队伍结构多元,人员流动性大,导致信息手段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使用缺乏连贯性。

二、推进社区矫正大数据应用的建议

对于如何将大数据运用到社区矫正工作中,笔者根据日常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制度在社区矫正运用大数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建议首先应从制度上保障大数据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如出台制度先试点部分地区实现公安、交通、卫计等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制度,保障大数据工作能有法可依。

2.形成数据链条。在制度试行的情况下,技术保障要及时跟进,同时可以借鉴其他部门的先进做法,如在社会管理和扶助民生领域,公安部为打击拐卖儿童建立全国首个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广州交警运用阿里云计算和高德地图管理城市,拥堵率调优30%;杭州公安开发警务APP,将交通违章处罚、出入境预约、户口与外来人口居住证办理线上化、实现网上身份与实有人口源头管理等等。我们也可以形成与其他部门的网络资源共享,如和公安网络对接,形成社区服刑人员发案,自公安系统登记之时,社区矫正系统自动提示;社区服刑人员未携带定位手机私自外出,购票时车站网络及时提示该对象为社区服刑人员,未经请假不予购票;保外就医人员进行检查,系统自动提取检查情况等,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条,保证社区服刑人员不出现脱、漏管现象。

3.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建立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系统数据采集标准,建立大数据运用平台,目前先行可建立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系统管理中心,先整合各省市系统平台的优点,试点邻近省市进行系统平台整合升级,再逐步扩大范围。

4.提高人员经费保障。社区服刑人员总数逐年递增,各地区各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服刑人员基数增加的情况下,数据采集及监管应随之予以提高,社区矫正大数据建设所需经费列入专项经费预算,专款专用,按建设进度及时拨付到位。加大对基层司法所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配备电脑、指纹扫描仪等必要的仪器设备,安排专人负责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和使用。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更新观念,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强化社区矫正信息系统使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