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品茶之人,对于茶叶的了解一定不比老骥少。那么大家知道普洱茶品尝之中,常用到的茶叶术语是哪些吗?它们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今天老骥就给大家介绍下普洱茶的相关术语,请继续往下看。 普洱茶的相关术语茶性 普洱茶品饮中总会遇见这个词“茶性”,茶性其实是指普洱茶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深:茶汤颜色深。 浅:茶汤色浅似水。 明亮:茶汤清净透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纯正: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平正:较低,但无异杂气。 钝浊:滞钝不爽。 茶质 这里的茶质,其实是指冲泡普洱茶之后的茶汤的品质,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浓醇: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醇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涩: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青涩:涩而带有生青味。 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收敛性 普洱茶品饮中的收敛性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收敛性就是指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青味:似青草或青叶之气味。炒(蒸)菁不足,或发酵不足,均带青味。 高火: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气。 陈气:茶叶陈化的气息。 回甘: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浓厚: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醇厚: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陈韵 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爽朗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古人品茶之乐,享受。 崔珏《美人尝茶行》 朱唇啜破绿云时 咽入香喉爽红玉 王禹偁《龙凤茶》香于九畹芳兰气 圆似三秋皓月轮 灵一和尚《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 清溪流水暮潺潺 黄庭坚《品令?茶词》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温庭筠疏香皓齿有余味 更觉鹤心通杳冥 《一斛珠》黄庭坚香芽嫩茶清心骨 醉中襟量与无阔 夜阑似觉归仙阙 走马章台 踏碎满街月。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你喝普洱茶时都使用到哪些术语呢?欢迎跟老骥一起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