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中医妇科团队,只为优质内容,欢迎右上角点关注!桂枝汤可用于经行头痛、身痛、发热、浮肿、感冒等,经期延长、经行风疹块、崩漏、经断前后诸证、闭经、痛经、经前头痛等谢氏以桂枝汤治疗经行诸症如经行头痛、身痛、发热、浮肿、自汗等症颇有效验。 桂枝汤证的基本病机是营卫不和。 中医健康妇科用药举例:桂枝 桂枝汤证的临床症候,伤寒论中已有论述。其主要者分析如下:
1、自汗出 《伤寒论》论桂枝汤证的条文中有“汗自出”、“汗出”、“自汗出”等记载。柯韵伯称“如所言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汗出之机理,或因中风,风性疏泄,致腆理疏松而汗出,或因卫气相对虚弱而营阴外泄。本证自汗出不伴高热,是于阳明病有别不伴夜热,是与阴虚证不同。其与以黄茂为主药的玉屏风散证,牡砺散证比较,则为虚损程度上的不同。 2、乍寒乍热 这是体表阴阳失调的临床特点。当营虚而卫气上升时则有热感,当卫气随汗而散,营阴相对偏胜时,又觉冷感。可见此症为营卫不和时的二气相对偏胜时的表现。有的患者全身乍寒乍热,有的表现为头面阵阵寒热。本症不同于表证伴有恶寒之发热,亦不同于半表半里证的往来寒热。庞安常在述及桂枝汤证时称“手足指稍露则微冷,复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所指颇似乍寒乍热。 3、恶风 桂枝汤证可见“浙浙恶风。”其病机是营卫不和的基础上,卫阳随汗而散,皮肤肌腆失于温煦,固见自汗之后。 4、发热 发热为外感病的必备症状。桂枝汤证之发热乃因风寒客表,阳气被遏所致,但风主疏泄而有汗,故其热不高。仲景描写为“会俞发热”,如同羽毛裹身,与阳明壮热迥异。经期、产后感邪者可见此症。 全国名老中医徐升阳教授认为,前三症在妇女各期经、孕、产、乳中出现任何两症,即可诊为妇科桂枝汤证。 中医妇科用药 医案:断经前后诸症,治以滋阴清热调和营卫患者:女,39岁。 初诊:2016年2月8日。 月经稀发已两年,近期心烦、阴干、日潮热数次。上次月经去年10月,再上次月经去年8月。 近期心烦,阴道干涩,上午阵阵燥热,大汗出,汗过又冷,1天10发作次之多,午后也有时发作,夜间尚能入睡,不燥热,但醒时微热有一阵汗,二便尚调,面色萎黄,脉细弦数,舌暗红,诊断经断前后诸证。辨证肾虚营卫失调。治法滋肾清热,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桂枝6克,白芍15克,大枣6枚,炙甘草5克,知母、黄柏、丹皮、泽泻各10克,生地12克,枣皮、龟板、牡砺各15克。 中医妇科 二诊:2月13日。 进7付后汗显减,但仍感心烦,阴干,纳可,寐宁,脉细数,舌红,上方加紫河车10克,7付。 三诊:2月20日。 药后诸症显减,一天微热微汗5一6次,心情较往舒畅,但阴道仍觉干燥,脉细数,舌边红,面色亦转红润。 营卫渐调,但真阴恢复尚待时日,继以滋肾养血调理为治,左归丸合四物汤加减当归、丹皮、香附、紫河车、牛膝各10克,生地12克,白芍、枣皮、构祀子、冤丝子、丹参、鹿胶、龟胶各15克,甘草5克。 调整治疗1月余,诸证改善,心情较微舒畅,显效。 【按】:绝经期肾气渐衰,首先是阴液的衰减,本案早期月经稀发,雌激素下降,垂体促性腺激素上升,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 患者阴虚生火、肝脉失养而烦躁阴干,营阴不足、营卫失调而阵热汗出,故取桂枝汤和其表、知柏地黄汤滋肾清热而收效。“汗为心之液”,“心主血,其华在面”,敛汗即保津,津足则血足,滋养而调达,故心情舒畅桂枝汤证之妊娠病血荣于面,故面色由萎黄转为红润肝得阴血然阴精未全恢复,继以滋肾养血调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