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孙少平

 盛_王_朝 2017-04-21

读过《平凡的世界》的人对孙少平这个人一定印象深刻,一个不与命运妥协的斗士,一个生活的诗人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热血青年,他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在当时的农村,一个人读书读完就应该规规矩矩回家种田了,但他不是这样想到的“但他的确渴望独立地寻找自己的生活啊!这并不是说他奢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哪怕比当农名更苦,只要他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生活一生,他就心满意足了。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无论是光荣还是屈辱,让他自己来遭遇和承受吧!”他身上有着可爱的执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不满足于在黄土地上过完平庸的一生,他渴望呼吸城市的自由之风,渴望在更高的地方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作为。饥饿、贫困、衣衫褴褛都没有击垮他,在他还未走进城市时他的思想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品读孙少平

他并不嫌弃自己是农名出身,相反,他很感激这一点,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名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名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丰满,他一直做着并实践着他的“梦”。在城市成为一名揽工汉(挖煤工人),这令父亲孙玉厚和哥哥孙少安都迷惑不堪,他们并不知道,孙少平就是在这样苦难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他认为苦难是他人生中比然要经历的部分,所以他并不排斥它“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但他不屈从于自己的平凡出身,想要突破贫穷的牢笼,找到人生的意义。

品读孙少平

与哥哥孙少安相比,他们都是生活的胜利者,爱情的失败者。但孙少安是农名中的务实型,而孙少平是理想型。他们一个重物质,一个重精神;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根植农村,一个被远方的梦所召唤。孙少平是完全理解哥哥的,但哥哥孙少安却并不完全理解孙少平,明明可以在农村过着优质的生活,为什么一定要去城市受苦,(书中也多次提到孙少安邀请孙少平来他的“砖厂”帮工)这也是两个人精神上的差距所在。

品读孙少平


孙少平从未被生活打败过。读书时的窘迫,做工时的劳累,女友晓霞死后的悲痛,这些都没有打败他。生活像一个恶魔,不断把他拉向深渊,但他从未妥协,他一直不曾放弃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所以,从精神方面来说,不论他是一个揽工汉还是一名煤矿工人,他都是成功的,找到了生活赋予的意义,成就了不平凡的生活——这也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

我从孙少平身上看到对生活,对命运的不屈服。不论生活怎样打击我们,命运如何的不公平,我们都应该坦然接受并努力改变自身,追求自己的理想。

品读孙少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