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身农村的211本硕研究生读完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最直观感受

 M回蔚W 2021-11-15

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我想,路遥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值得人细细品读,咀嚼消化的书。如今,我终于看完了十年前没读懂也没看完的长达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巨著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感动和鼓舞。

                            (作者:路遥)

令我震撼的是,路遥对上个世纪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的风俗文化和发展历史,古今中外文学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等都十分谙熟,信手拈来。作者用近十年(1975-1985)时间详细地描绘了我国城市和乡村在时代背景之下的整个嬗变历程,例如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同时,路遥还对上个世纪的官场政治生活描绘得十分详细到位,让我不禁在想,路遥是否真的有过那么几段政治经历。此外,最引人注目的描述,我认为当属孙少平在铜城大亚湾煤矿的经历了。路遥对矿工的矿区日常生活和井下作业流程描述十分详细,让我们这些未曾接触也不可能接触煤炭的人开阔了视野。还有文中时不时出现的情感真挚、表达直白、语言诙谐的信天游。最后还有夹杂期间的一些其他学科知识,如描写季风、暴雨的气象学知识,描写宇宙天体的物理学知识,描写中医治病的中医知识……每当我阅读到这些内容时,都让我为之震撼,令我钦佩。一个人到底得有多么丰富的人生阅历,究竟得涉猎多少领域浏览多少书籍才能写出如此包罗万象,波澜壮阔的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史呢!或许,这就是常人和作家的区别吧!

                          (电视剧版海报)

令我感动的是,小说所描述的农村生活以及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兄妹三人的人生经历让我产生了许多共鸣。尽管我生于改革开放之后,长于陕南大山之中,但小说中出现的地主、公社、社员、村小等名词我至今还能从长辈们的嘴里听到。在村里小学开社员大会的传统依旧未变。每个村子都有那么几个“闲话中心”,热闹非凡,长盛不衰。在村里上小学,公社上初中,县城上高中,省城上大学和研究生是每个农村孩子求学必经之路。以及爱看热闹、爱耍阔等特性在我们村里的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诸如此类,小说中还有许多。可见某些特性在半个世纪前后的农民身上一直都有保留,始终未曾摒弃过。当然,引起我共鸣最深的还是孙氏三兄妹的整个人生奋斗历程,因为从他们三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点我的影子。我想,能产生共鸣的不止我一个,可能还有千千万万个正在努力奋斗的农村青年。还有在孙氏三兄妹每次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幸运力量来帮助他们,永远不离不弃又通情达理的家人;亲和友善、雪中送炭的邻居金俊海一家人;亲密无间、慷慨仗义的兄弟朋友金波;善解人意又志同道合的红颜知己田润叶田晓霞;还有许多萍水相逢但却无比热心的路人过客。这些人的出现不仅温暖了主人公们的人生,还感动了小说之外的青年读者——我。他们让我感受到,原来人世间不仅仅只有风雨雷电和寒霜黑雪,还有许多为他人遮风挡雨,雪中送炭的可爱天使。

              (电视剧版孙少平:袁弘饰)

令我备受鼓舞的是,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对待人生不幸和苦难的乐观态度和奋斗精神。他们在面对生活的困苦艰难和命运的不幸无常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也没有被生活和命运蹂躏到一蹶不振。相反,两位主人公敢于直面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难,乐观坦然地迎接苦难,甚至用一种类似“阿Q精神”的态度去享受苦难,最终使得自己在不幸和苦难中得到一种重生和成长。是的,纵观整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命运,可以得知,在人生的长河里,是不存在一顺到底的,总会存在一些曲折和坎坷,我们甚至可以把不幸和困难看做是人生的一种常态,这绝不是一种悲观主义者的认知姿态,而是一位客观理性者的清醒认知。苦难使人痛苦,使人成长,也使人幸福。唯有敢于迎接苦难,乐于享受苦难,勇于战胜苦难的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才能够得到自己那个平凡世界里的幸福。

愿岁月能够善待每一位默默无闻,努力奋斗的人!即使不能,那么我们自身也要敢于面对困境,迎接苦难。以勇敢为刀,以拼搏为剑,时刻怀揣一种亮剑精神笑对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