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以及严格的治疗时间窗,昂贵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受到人们极大关注,使得预防该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脑卒中的症状 中风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 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脑卒中的治疗 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又根据发生部位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 1.药物治疗 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脑卒中最有效的救治方法,但有严格的时间窗要求(静脉溶栓限定在4.5小时内,动脉溶栓可以适当延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服用药物。 2.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不可控的严重病例,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 脑卒中的预防 对卒中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 一级预防 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已经证明,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中风。 二级预防 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 三级预防 即对已患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脑卒中的预防主要是危险因素的防治。 控制血压对卒中预防的效果显著。对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仍然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本文医学内容由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孙宁玲教授撰写,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李舜伟主任医师审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