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治水确立新目标:今年告别“臭涌”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17-04-21

■广州市将加大治水力度,此前,海珠区加强了对马涌的水质治理,重建马涌东出水口的水闸。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

市水务局透露,城市建成区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

新快报讯 记者沈逸云 李应华报道 继3月31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决议贯彻落实情况后,4月1日下午,调研组召开全体会议。会上,广州市水务局透露,今年底前,全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在关键的控源方面,广州将继续清理整顿2373家“小散乱”工业企业,并以排定供,提高污水收集率。

逐步清理整顿2373家“小散乱”企业

“昨天去雅瑶涌调研,现场看到还有管子往外排有颜色的水,黑臭河涌整治任务重,一定要从源头上截住它!”会上,多位代表表示,广州水环境治理工作要将控源截污作为重点。

市水务局局长龚海杰透露,污染源治理工作之所以任重道远,主要原因为“小散乱”企业非法排污屡禁不止;超过15万平方米的涉嫌违法建筑侵占了河涌两岸管理范围,导致污水管网无法下地铺设,垃圾、污水直排入涌;此外,经初步统计,仅35条黑臭河涌就存在2033个排污口,河涌排水口标志设置和整治工作缓慢。

对此,市环保部门正逐步清理整顿广州市重点河涌流域范围内2373家“小散乱”工业企业。各区相继开展水污染源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停业整顿河涌沿线违法建筑和堤岸范围内的农家乐,强制拆除非法畜禽养殖场,关闭涉水“小散乱”企业,封堵非法排污口。

用水户需取得排水许可才可获供水

龚海杰表示,为了解决“重下游收集、轻源头治理”的问题,市水务部门将狠抓排水户源头治理,提高污水收集率。具体而言,一方面是以排定供,将排水许可作为供水服务的前置条件,新增用水户(居民除外)需在规范排水的前提下方可享受供水服务;另一方面是以排限供,对拒不整改的违法排水户,通过实施限制供水或停水,督促其进行整改。

据介绍,2020年底前,广州力争完成85个城中村污水收集截污纳管。会上,广州市副市长马文田给出了更详细的时间表,表示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44个城中村污水源头收集纳管。

村居河长需对污染源做到一日一查

3月31日,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提出,今年6月底前,广州要实现全市河湖河长制全覆盖。新快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全市1362条河涌落实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河长1938名,其中35条黑臭河涌落实河长398名。

龚海杰透露,将要求镇街河长对辖区内污染源查控、污染排放量削减负总责,组织违法建筑清拆、排污口整治、城中村截污等工作。此外,村居河长对本村社污水收集率负责,落实河湖排水设施、污染源一日一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员村社居民自建污水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建立污染物量化考核工作机制。对各镇(街)污染物排放进行量化排名,不仅通报督促,更要约谈问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