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加减慢性胆囊炎

 柴桂苓 2017-04-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主症:右胁胀痛或心下痞满,脉弦。
2.次症:痛引肩背,疼痛、闷胀因情志变化而增减或进食油腻而加重,胸闷不舒,神疲乏力,纳食减少,暖气频作,恶心呕吐,大便稀溏。


中医辨证标准
1.胁痛重:胁肋疼痛难忍,脉弦紧。
2.气滞重:右上腹叩击音为鼓音。
3.实热重:体温,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脉数。
4.湿热黄疸:皮肤及眼球黄染,脉滑数。
5.胆石症:右上腹刺痛,B超检查显示胆囊或胆总管结石。





柴胡、半夏、人参、黄芩、炙甘草、生姜、大枣。
胁痛重者加郁金、元胡、川楝子以行气化瘀止痛;气滞重者加枳实、厚朴、川芎、全瓜蒌、木香以行气解郁;实热重者加大黄、栀子、黄连以通腹泻热;湿热黄疸重者重用茵陈蒿,并加茯苓、砂仁、豆蔻以利湿退黄;伴有胆石症者加“ 三金” 即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




韩氏用柴胡疏肝汤加味治疗胆道疾病,药用柴胡15g,枳壳12g,白芍15g,川芎10 g,香附12g,玄胡15g,川楝子12g,郁金15g,黄芪30g,甘草6g。胆石症及B超诊断为瘀积性胆囊炎者,加金钱草20g,海金砂20g,鸡内金12g,王不留行10 g,沉香10g。若急性胆囊炎:多表现发病急骤、胁痛、腹胀较甚,口苦纳差、嗳气恶心、因郁怒而加重、舌红苔黄、脉弦,加龙胆草、木香、青皮等,清泻肝胆,理气止痛;若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加茵陈、栀子、薏苡仁、生大黄等,清肝胆湿热退黄。慢性胆囊炎:多有脾虚之症,加党参、茯苓、白术,山楂等健脾理气之品。若兼胁痛较甚,舌暗等瘀血之象者,加丹参、当归;兼黄疸,加茵陈、薏苡仁、佩兰、大黄、栀子等利胆化湿之品。


张氏、刘氏以柴胡五金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柴胡、黄芩、党参各15g,半夏、川楝子、郁金、元胡、海金砂、生姜、
大枣各10g,金钱草、白芍各30g,炙甘草6g。肝胆湿热明显者加茵陈、龙胆草;气滞明显者加青皮、厚朴;阴虚者加麦冬、生地;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脾胃 虚者加云苓、白术;腹痛明显者加香附、莪术;血瘀明显者加赤芍、丹参。
李氏应用疏肝利胆和胃汤治疗慢性胆囊炎:
柴胡10g,黄苓9g,半夏10g,茵陈30g,金钱草30g,青陈皮各20g,白术20g,枳实20g,元胡30g, 川楝子10g,焦三仙各15g,白芍20g,川黄连6g,干姜6g。加减:湿热较重,证见苔黄、脉弦有力、口苦、咽干加茵陈40~60g、金钱草40~60g、川黄连9g;肝郁气滞较重加厚朴20g、降香20g;纳差胃满者加焦三仙各20g、半夏15g、白术2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