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第三回题目有多种版本,哪个更好?为什么?急!!!

 我爱阅读iread 2017-04-21
  • 我读得版本有限,就几个我知道的回目罗列如下:
    《红楼梦》第三回回目:
    庚辰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甲戌本: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乙卯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程甲本: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程乙本: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现在的通行读本多采用《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或者《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夤缘什么意思呢?“乔松孤立,萝茑夤缘,柔附凌云,岂曰能贤。”本义指攀附上升,引申比喻为攀附权贵,向上巴结。
    很明显上半回的意思,“贾雨村夤缘复旧职”,主语贾雨村,攀附权贵,拉拢关系恢复了官职。明显带有贬义色彩。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贾雨村成为宾语,当权阶层成为主语,有“起复旧员”的政策,没有明显的褒贬含义。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托内兄如海酬训教”两个回目,林如海都成为主语,因感激师从之谊,作为一种回报推荐贾雨村。感觉突出了人情。
    哪一个回目比较合适呢?
    原文非常简单,只有两段就把贾雨村交代完毕了,而剩下的大量篇幅描写的是下半回目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我们看一下:
    贾雨村从张如圭处听得消息,“都中奏准起复旧员”。说明上边有了这样的政策。
    “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既然“竭力内中协助”,如何“轻轻”?又如此迅速,“不上两个月,”“缺出”。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一部波谲云诡,暗流汹涌的官场沉浮。
    怪不得甲戌侧批:春秋字法。
    我们无法推测实情,但可以猜出大概,贾雨村就是凭借贾府的关系得到了“候缺”的身份,不到两个月之内,便使金陵应天府原任出缺,取而代之。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所以“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是最贴合内容实质的。但是书中凡例说道:
    第一回又有这样的句子: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着意闺中”,“不敢干涉朝廷”因此回目虽并列,但前半部分笔墨少,而后半部分浓墨重彩,亦不得谓其“不均”“不备”。
    作者由于写作环境的恶劣和写作意图的要求,所以皆是“称功颂德”的文字。但是作者的千钧之笔,寥寥数语,力透纸背。让我们在脂浓粉香的氤氲气息下面感到一种摄魂索魄的寒冷。这就是曹雪芹笔力所至。作为读者不为蒙蔽方是“巨眼”。
    因此我觉的第三回回目用“金陵城起复贾雨村”,更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下半回回目,“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成为主观因素,离开父亲进入贾府;而“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重点强调的贾母的爱孙,怜孙之心。从原文分析来看,“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比较体现原文内容。那么“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呢?脂批“收养”二字触目惊心之至。点明了林黛玉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身份和位置。这也是伴随林妹妹一生的伤感之情。幼年丧母,后来丧父,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一样的仕宦名族书香之后林家的千金小姐却要被收养在贾家,尝尽了一生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让读者唏嘘伤感,倍感凄凉。
    透过文章表面的描写内容,“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一片伦理亲情,温情荡漾,但是从林黛玉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却是凄凉触目,字字血泪。
    综上所述,我认为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比较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更能反映原文主旨和悲剧气氛。第三回回目采用“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更为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