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这部冷门佳作,我果断五星推荐!

 小酌千年 2017-04-21

前段时间,网络上热议过一阵“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引起无数蜗居大城市的打拼奋斗的年轻人的共鸣。

 

在大城市生活的确对很多年轻人具有诱惑力,很多人挤破头,一门心思想在那座灯红酒绿的都市里,寻求功成名就的捷径。



我们更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成功后可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但经年过去,这个曾经离开学校时立下的梦想却愈发觉得遥不可及了。

 

故乡对于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无疑是最深切想念的地方。


可是,假若有一天当你真的衣锦还乡,却发现故乡,早已不再是往昔时的模样的时候。


你又会作何感想呢?



也许你会变得很难融入故乡,哪怕你是一位“杰出公民”也不行。


这就是婊姐今天要说的一部电影——

 

杰出公民

El Ciudadano Ilustre

 


这部电影在去年的威尼斯国家电影节上,媒体口碑大爆,多家媒体给予这部电影满分。

 

影片虽然错失威尼斯金狮奖,但凭借男主角奥斯卡·马丁内兹对角色入木三分的演绎拿下威尼斯影帝的桂冠。



该片的烂番茄的新鲜度更是高达100%

 


豆瓣评分也有8.6分,好于96%的喜剧片。

 


这是一部充满荒诞气质的喜剧片,电影讲述了一段关于“故乡凶猛”的故事。

 

主人公丹尼尔·曼托瓦尼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沉默寡言,但却成就卓越。



但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开始担心这些盛名带来的副作用会让自己的创作受到限制。

 

所以在诺贝尔的颁奖礼上,丹尼尔说出了这样一番感言:

 

「这样一致的认可和赞誉,与一名艺术家的没落有着直接确凿的关系。这样的奖项也说明,我的作品符合评审委员、专家、学者以及国王的口味和需求。很显然,我是最适合你们的艺术家,但这样的适合,与艺术创作该具有的那种内在价值几乎没有关联。」


在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的场合里,丹尼尔的话却相当不给面子。


 

就在这时,他收到了来自自己生活过的故乡的一封邀请信,他们要为丹尼尔颁发一枚“杰出公民”的勋章。

 


自20岁时离开家乡那个偏远的小镇,到自己功成名就之后,丹尼尔已经将近 40 年没有回去了,这让他突然想要来一次衣锦还乡之旅。

 

但是这趟归乡之旅却不是丹尼尔想象中的追求平静的旅程。

 


从荣归故里的第一天起,丹尼尔便同自己童年成长的故乡产生了一次次的隔阂。

 

当所乘坐的汽车抛锚在杳无人烟的荒郊,自己本来打算送人的书获被撕下来生火,甚至是给粗俗的司机擦屁股。

 


这里的居民对文学其实毫无尊重,他们只是觉得小镇上出了大人物,便觉得与有荣焉,所以必须得从丹尼尔的身上得到一些什么

 


他被镇长要求坐上消防车,和选美小姐一起巡游小镇,滑稽的如同马戏团里取悦观众的小丑


 

丹尼尔受邀参加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却根本不在乎他如何回答,反倒是热衷于在节目打一波广告;

 


更诡异的是一位小镇上的农民,他要求丹尼尔为自己的儿子买一架价值不菲的轮椅,就因为他们觉得向丹尼尔是名人,问他要钱是理所应当


 

而丹尼尔当年的一位发小,如今变得高傲自大。


他骄傲的理由是因为自己娶了当年丹尼尔追求过的女友,如今便可以在著名作家面前大肆秀恩爱;

 


可是当丹尼尔正准备向发小炫耀自己睡了一个主动投怀送抱的女粉时,他果断没有拒绝;



然而却在发小家,突然得知这个主动献身的热情女粉丝竟然是发小的女儿……当时的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而她投怀送抱的理由根本与热爱文学无关,不过只是想丹尼尔带着自己离开这座封闭狭隘的小镇。


 

当丹尼尔在故乡逗留的事件越久,事情越来越走向难以控制的局面。

 

有人在他讲课时,指责他在自己的书里抹黑当地居民,对他恶语相激;



在镇上的画展上,丹尼尔因为不满结果内定而说出实情,却被反对者谩骂与侮辱。


 

甚至有人将手中的枪管对准了丹尼尔……

 


电影的最后,用一个开放性的结尾,留下给观众无限的遐想。


丹尼尔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讲述书里的这段归乡之旅,仿佛那些都只是小说里的故事一般。

 


但当有记者问道故事的真实性的时候,丹尼尔又亮出了胸前的枪伤,似乎在证明着,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真实

 

丹尼尔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我最辈子最杰出的事,就是逃离了那个地方。我书中的主人公永远离不开,我也永远回不去。」


 

这点名了影片最大的主题。

 

婊姐在豆瓣上意外看到了一条影评说到:

 

这部电影其实一幕阿根廷版的《莫言返乡记》。


 

确实,仔细想想这部“拉美人民玩自黑”的喜剧,的确像极了前几年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回国引发的“莫言热”。

 

莫言先生在当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回归了自己的故乡高密,被授予“高密人民勋章”。

 


随之而来的是,莫言先生曾经住过的小院,被开辟成了旅游景点,“莫言旧居”附近的房子租金连翻几倍,周围支起了小摊,卖起了纪念品。

 


当时,当地政府甚至提出了打造“红高粱文化” 、“莫言文化区”类似的“莫言经济”的口号,不仅受到了有关旅游专家、文化学者的批评,也让莫言先生本人不胜其扰。

 

在当年《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采访里透露了莫言先生对于故乡的复杂感情:

 

故乡对于他(莫言)有两层含义:


一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家乡,另一个则是他在小说里塑造的文学意义上的故乡。21岁前,莫言一心想逃离家乡,因为那里充满了饥饿、孤独、压抑与恐惧。


但当他真的离开家乡,才发现那些饥饿与孤独的记忆,为他的写作打开了一扇万能之门。

 

怎么样,这个故事放到《杰出公民》里是不是有着惊人的类似。

 

电影的开始,丹尼尔盯着池塘里象征着自由的火烈鸟的尸体,暗示着他正在逐渐死去的创作自由。


他深切感受到自己获得的巨大成功与盛名正在成为一种枷锁逐渐束缚困住自己。

 


就像电影中的台词一样:


 「持续不断的热情与些许自豪,都会怂恿我感激他们。感激他们决定了我创作生涯的结束。」

 


所以他决定返回故乡,追求自己当年走出这片土地的初心

 

故乡也是丹尼尔的创作源泉,他在哪里成长,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

 


然而记忆中的故乡早已今非昔比。

 

如今小镇上的居民,他们感兴趣的,从来都不是丹尼尔的作家身份,他们也不关心男主的学识和文学底蕴。


 

他们在乎的只是他的名声,和可以带来的利益。

 

中国人有所谓“穷乡僻壤出刁民”的说法,在这部电影中被导演用讽刺化的桥段表达出来。

 

每个人都想从这位杰出公民的身上得到些什么,他们甚至利用“道德绑架”来要挟丹尼尔为自己买单,而当丹尼尔拒绝便展开报复。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下的热会早已屡见不鲜。


婊姐也经常在网络上见到诸如“某明星捐款只捐XX万”的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这大概是一种典型的“仇富”心理。

 


而影片的导演巧妙的利用了各种冷幽默式的讽刺桥段来极尽挖苦之能事,嘲讽了那些“于无知之中作恶”的民众们。

 

他们每个人都站在丹尼尔的身后,勒令丹尼尔满足自己的要求,仿佛一个个拿枪威胁的暴徒一般

 


男主逐渐被自己的故乡所吞噬,而最令丹尼尔失望的恰恰是来自于故乡这座小镇的“愚昧”和“不堪”。

 

而这正是影片最大的亮点,它的故事有多荒诞,讽刺就有多现实


 

婊姐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莫名的感同身受。

 

乡愁。


大概是游子们最深切的感情,可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日夜期盼回归的故乡,变得“凶猛”起来?

 

看完这部电影,或许漂泊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5星推荐,晚安。


PS:后台回复:杰出公民 获取资源


老规矩,抢到沙发8.8红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