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儿子从小在瑞典放养,啃硬面包喝冷牛奶动不动就睡户外

 月亮下芦荟 2017-04-22

这是「在别处养娃」系列的第 9 篇文章。

过去看过一个短片,女主角就是瑞典人,她自己是医生,但大风雪里要一个人开着车去医院生孩子,在车里痛苦到不行。本来短片是想批判北欧国家人情疏离,但我当时一边看一边只觉得瑞典的女性好强悍。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更发现,原来在瑞典北部人烟稀少地区,产妇还要看科普片学如何在车里生产。

瑞典的男女平等举世闻名,不管男孩女孩,从小都要在户外摸爬滚打,像野孩子一样玩得满身是泥。所以这个国家天生就不出产小公主小王子,塑就的全是可以自己烤饼、做木工、修自行车甚至盖个房子出来的彪悍人生(难道是因为有维京海盗祖先的厉害血统吗)。

不过度去保护孩子,让他们什么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是瑞典人爱孩子的方式。对于习惯了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搬娇宠的国内父母来说,会不会觉得很新奇呢?

选凝

于台北

◆ ◆ ◆

我是个少小离家很早独立的人,自由自在的日子过得习以为常,记得预产期当天还拿着待产包跑去外面看世界杯;西班牙和荷兰那场爆了冷门,范佩西的头球简直帅呆,而我,抱着西瓜肚欢呼,可当天还是没有动静,结果全家都开始跟着焦虑了——主要也因为当时马上就到仲夏节,那是个在瑞典和圣诞节有着同等地位的大节日,瑞典人人出门度假,各处医院也会人手短缺。

▲ 瑞典的夏季。作者摄。

5 天之后,儿子出生,医生告诉我,当天全斯科纳省的产科都没有空床(据说,在瑞典北部人烟稀少地区,还会给产妇看如何在车里生产的科普片),至今想想还有点后怕。

鉴于瑞典是个这么特(qi)殊(pa)的国家,就想也在这里分享一些在瑞典养娃的独特细节,也不一定都是优点,仅供大家看个热闹。

人生,从免费试用开始

北欧国家孩子出生后会收到一个 babybox,里面各种新生儿必需品及打折券,应有尽有。基本市面上的常见品牌都有,算是个样品大集合,让父母们逐一尝试后选择回购产品,非常实用。


孩子们去幼儿园之前可以去免费的 oppna forskola(即「开放式幼儿园」):一周一次由家长带着宝宝参与各种亲子活动,当然也少不了瑞典人最爱的 fika(茶歇),不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來說,都是很好的社交活动。很多在那个时候认识的朋友,会因为共同经历过这个人生的特别时期,加上孩子们年龄又相仿,一来二去酝酿出真友谊成为好朋友,我自己当时结识的一些奶爸奶妈,直到如今大家都有在保持联系。

▲ 我和儿子在海边。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也见到很多奶爸带着自己的宝宝,听妈妈们倾诉苦恼,分享喜悦,而且也参与讨论。有个爸爸和我说,因为听到了这些很多男性无法体会的痛苦和困扰,他更加理解和包容妻子,也更愿意分享养育的工作,因此父子关系更加亲密。

给儿子取了个 man 爆了的名字,

结果瑞典人完全 get 不到

平等和中庸(lagom),是瑞典价值观基石之一,而男女平等,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是一种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的渗透式教育——不会有人因为你是个女孩就塞给你娃娃,不会因为女孩子喜欢玩恐龙小汽车,就说你是野丫头;同样,男孩子留长发的也有不少,男孩子喜欢玩过家家也不会被人笑话。迪士尼的公主们远没有长袜子皮皮受欢迎,而男孩子们也被鼓励不要玩武器类玩具。甚至一度,幼儿园被要求性别模糊化,人称上不要用han(他)和hon(她),一律用hen(ta)。衣服选择上粉和蓝这种常规选择也有,但红黄紫橙这种中性色则非常受欢迎,毕竟给宝宝买了这种衣服的话,不管接下来再生弟弟还是妹妹都可以接着穿。

▲ 幼儿田径比赛。作者摄。

我们给儿子起名 momo(墨墨),google 显示 momo 的同名名人是老肯尼迪在禁酒令时的好搭档:一个意大利黑手党老大,当时我感觉 momo 这名字 man 爆了!结果很多瑞典人竟然都以为这是以同名的一个德国童话里的女孩儿命名的,还有几个会日语的瑞典人理解成了桃红色……经我解释一番后,大家才觉得:哎呀这是个非常能体现瑞典精神的名字!后来想想觉得还真是个特别的巧合。

幼儿园午睡:每人一个睡袋睡户外

瑞典立法 zero tolerance on child abuse:任何形式上的体罚——哪怕是象征性的,都不可以,一旦体罚被发现,孩子就会被社工带走,而父母则会被剥夺抚养权甚至入狱。作为老师和医生这种经常接触儿童的从业者,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不明淤青或者怀疑孩子被体罚,均有义务上报。

亚洲婴儿很多会有很像淤青的蒙古斑,我们家 momo 后背就有,例行体检时被医生怀疑我打他,因为一直照看他的老护士了解情况和医生解释才没有闹出乌龙。


momo 满一周岁时,按国家规定可以上幼儿园了。填好了孩子基本信息以后,还有个许可声明需要监护人签字,是关于是否允许孩子的正脸出现在学校的宣传材料(官网,newsletter,Facebook等)。


文件都已填妥,但还没完成上幼儿园的手续。

在瑞典,小孩进幼儿园的第一步首先是 home visit,主要照顾 momo 的老师会到我们家里来,在 momo 熟悉的环境下先认识他并且相处几个小时。接下来是 in schooling,由一方家长领着小孩每天上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认识,时间长短逐日递增,期间家长可以去休息室「消失」一段时间看孩子是否适应,如果一旦哭闹,家长可以重新回来进行安抚。in schooling一般时长两周。前两个阶段都顺利度过,才到最后一步:家长可以送完孩子后离开,孩子真正开始了独立的幼儿园生活。算是大功告成!

▲ momo 和小伙伴。作者摄。

冷牛奶(学校冰箱规定 +2 度)、硬面包(完全脱水的那种)、生蔬果、奶酪片、鱼子酱(那种包装很像过去铝皮的牙膏)……这些是典型的瑞典学校间食,天气好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在户外野餐。

因为瑞典森林覆盖率很高,莓子浆果和蘑菇到处都是,所以无形中也要求家长和老师都要有一定的辨别常识,能分辨出哪些野生食物能吃、哪些有毒,毕竟熊孩子们的好奇心可是难以想象的旺盛呀。

北欧人信奉 there is no bad weather only bad clothes。上幼儿园后,每个家长都要给孩子准备几件干净的换洗衣裤袜子:夏天雨衣雨裤雨靴,冬天连体滑雪服和雪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标配。

因为高纬度的关系,夏天虽然有晚上 10 点才开始天黑的好事,但冬天也要面对下午 3 点就开始天黑的惨状,所以瑞典孩子们穿在最外面的衣服都有防雨涂层和荧光条。户外活动是风雨无阻的——当然每天会根据天气调整时间长短。甚至很多幼儿园连午睡都是每个孩子一个睡袋在户外睡觉。

真正风里来雨里去,对于孩子们的抵抗力来说是个大挑战,momo 入园第一年,我基本都处在幼儿园一个电话「你家娃发烧/呕吐/拉肚子/眼睛发炎等等」,你就要放下手头工作去接孩子回家的 standby 状态。

▲ 大雪天照玩不误。作者摄。

泥巴里打滚浆果汁满身的孩子们让开车来接的家长都很头疼,因为车里会很脏!我遇到过很多外国人家长抱怨孩子像从工地回来的……不过瑞典本地人倒是都已经习以为常。


而瑞典的幼儿园,很多都是混龄的。momo 所在的幼儿园就是平时 1-4 岁的孩子在一起,满 5 岁的孩子有单独的活动室做些大孩子的游戏,但户外活动时,所有孩子都会在一起玩。


我一开始也怀疑过这样的分班制度,小孩子会不会被照顾不周,去了之后才知道两岁以下的小不点们都有专门的老师一直跟着,活动区域也会和大孩子们分开。大家一起穿衣出门的时候,大孩子可以帮忙小不点们穿鞋穿衣带帽等。momo 还是小不点的时候,一个叫 sana 的小姐姐就总是帮助他。几个月前,看到幼儿园里贴出 momo 现在已经可以帮助比他更小的孩子穿衣服时的照片,顿时觉得说不出的感动。

▲ 衣帽间一角。作者摄。

这种大环境下长大的瑞典人常常给人体魄强健但性格温和不争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这种组合不多见也很妙。据我观察,经常运动尤其是做竞技类型运动的人,可能激素水平的原因或是具有不服输的比赛精神,他们往往好胜心很重,体育赛事中有冲突甚至激斗都不是新鲜事。

所以做一个 gentle giant,看来身体和心灵要一起修炼才行。

自己组装个 IKEA 根本不是事儿,

盖栋房子出来都分分钟

首先北欧国家的人英语都很好,芬兰因为地缘关系学校里还学俄语,加上混血家庭和移民因素,具备多语种能力的孩子很多。

瑞典学校里可以申请母语课程,母语中心的老师大概每周一次来孩子所在的学校上课,所以除非是特别稀有的小语种,一般语言都能覆盖。我认识的多语家庭,都会和孩子坚持说母语。有的时候父母双方母语还不同。

比如我的好朋友一家,爸爸说西语,妈妈说德语,互相之间说英语。女儿去瑞典语幼儿园,本来他们以为女儿不会说英语,因为从没听她说过,结果几天前,孩子妈妈特别惊喜地和我说:听到我们两家孩子玩耍的时候竟然有英语有瑞典语!我感慨加大写的羡慕!四门语言 get,真叫个不费吹灰!

与此同时,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就要学木工、缝纫、做饭,嗯,你没有看错……一般是以手工美术课的形式进行。Btw 我刚学会用手指而不是毛衣针织围巾,就是我的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男孩子)教我的,惭愧……而这周二我去朋友家做客,吃的 cupcake 就是他家(12 岁和 6 岁)两个女儿烤的。

瑞典几乎家家都有的一套玩具,居然是三岁以上孩子玩的工具箱,里面各种木质的小扳手小锤子小锯应有尽有。而很多瑞典人回忆童年时的美好片段里都有和爸爸修自行车、修家具盖房子之类的场景。所以那什么 IKEA 组装呀……小 case 啦,从无到有盖个房子出来也是可以的好吗?!

▲ 儿子送我第一枝花。

虽然儿子 momo 已经快三岁了,但我仍然时常想起他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那一刻才明白:无论多么自由的人都在此刻有了牵绊,开始落地生根;可终有一日,我只得留你一人在这世间生存(编按:照这样看来,momo 独立生存完全不是问题好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觉悟,才开始在乎我死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很感恩 momo 选了我们做他的父亲母亲。

浪游者丨豆腐

驿马奇重,甲木无根

人不停挪动地方

做过的工作是让货和钱一直不停挪动地方

后闪婚成人妻

如今家里俩男人在手

不惧漂泊

又贱兮兮想挪地方了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