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田徹也代表作品《豐田汽車IPSUM》將亮相香港春拍

 alayavijnana 2017-04-22

藝術如何才能感動人心?藝術家首先必須自我有所感動,才能藉由作品跟觀眾產生共鳴。石田徹也就是這樣一位以藝術打動人心的日本畫家。1973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的他,1996年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的美術及設計系,卻在2005年不幸死於火車事故。在僅有短短十年的職業藝術生涯中,藝術家以細膩寫實的筆觸和超現實的表達手法,感同身受地揭示了日本社會的種種不公、壓抑和無奈的狀態。


5月27日,石田徹也的一件代表作品《豐田汽車IPSUM》將亮相佳士得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石田徹也(日本,1973 - 2005) 

《豐田汽車IPSUM》

壓克力  紙本 裱於板

板:59.4 x 84.0 cm.

紙本:51.4 x 79.3 cm.

1996年作

估價:港元 2,000,000 - 3,000,000


石田徹也曾寫道:「我想為自己畫好畫,我想依自己的感受去描繪這個世界,然後讓其他人自由地感受它。我想令他們笑出來或感到害怕。」石田徹也這種希望傳達個人感受給其他人的想法,部份源自他對美國左翼思想畫家Ben Shahn的認同,他因此亦希望通過自己的畫去改變社會。石田徹也遺世的繪畫作品大約有200件,畫作中重覆出現一位短髮青年,這個形象就是他的自畫像。他經常把自畫像複製多次在同一幅畫內,經歷著不同的壓迫和欺凌,人的價值被等同於機械和死物,場面荒誕,既叫人發笑,又惹人心生同情。


1996年,石田徹也因為參加「第64屆每日廣告設計」比賽,創作了《豐田汽車IPSUM》一作。將近20年後,《豐田汽車IPSUM》被送往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參展,作為藝術家創作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展現於世界面前。


2015年,《豐田汽車IPSUM》於威尼斯雙年展展出


《豐田汽車IPSUM》的構思完全沒有跟隨一般設計的商業考慮將產品形象放大,也沒有刻意營造歡愉或興奮的場景。此作充滿了藝術家的主觀想法:人,才是作品的靈魂,而不是車。一行七人身穿整齊的西裝,滑稽地在頭上和身上掛滿宣傳標語,與其說是銷售團隊,更像是一個為討別人喜歡而過活的馬戲團。石田對營業員工作之苦和無奈,作出了有趣且深刻的演繹。七人都背有車身的部件,人和機械合一的風格已經成形。車身背包看來更像是小學生的書包,暗示了日本職場的制度和學校實在無異,同樣叫人感到壓迫無助。七人的排列亦令人想到小孩的火車遊戲,然而這種遊戲該有的歡樂和天真,已被各人卑恭和疏離的姿態所完全抵銷。


在經濟價值主宰一切的今天,藝術確實無力改變許多不公的現狀。但如果藝術家對人的價值有所肯定和堅持,並相信藝術的一點一滴起碼可以拯救人心、撫平傷口,那麼世界還是存有希望的。世界上的許多問題也許永遠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法,但石田徹也通過他的畫作,默默地喚醒我們或許已經麻木的神經,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出路。


香港春季拍賣日程

5月27日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5月28日  

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灣仔港灣道1號 


查詢

infoasia@christies.com
+852 2760 17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