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真的会有人喜欢我的作品吗?”,结束一天的拍摄,关田终于忍不住问起我们。翻译拿出一张照片,告诉他,“这是你的中国粉丝收集的所有有关你的作品,他让我们转达,一直都有人在默默支持你。” 36岁的关田孝将听完,禁不住擦了擦眼睛,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 关田孝将,1980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因为从小喜欢做一些手工艺品,大学时去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学习金属工艺。最开始是跟着一些前辈学习木工和铁艺,后来慢慢发展到用各种金属制作着与生活相关的物件,从锅子到汤勺,从家具,地板到墙壁,“其实我最初开始做手工,是希望可以亲手做一个家”,他说。2009年,他在东京立川市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因为学习金工的关系,关田孝将大多数的作品都是铜质或铁质,同时搭配木头。很多人都喜欢他亲手做的铜质奶锅和花器,购买后还会写信给他表示感谢。“每当我收到这样的信件,我都感受到我与客人之间深深的羁绊,让我觉得作为一个手工艺人真是太好了。” ![]() 关田孝将的工作室在东京立川市的石田仓库,这里最早是用来存放小麦等粮食的地方。三四十年前开始作为工作室租给美术大学的学生。 关田的工作室就在NO.3,一个和另外4个人共享的工作空间。 ![]() 工作室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属于私人的创作空间却很少,“真正能让我静下来思考的地方可能只有一个桌子那么大,却最能令我全身心地构思创作”,关田说。 ![]() 他的工作时间并不固定,从早上9点开始直到深夜,有时还会熬夜,当然也有整整一周都是休息的时候。没有工作的时候关田喜欢去爬山,“我经常背着重重的行李,走上个10多个小时,就像修行一般。虽然很辛苦,但是越是前行越是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从中得到的体会,让我怎么也无法放弃。” ![]() 石田仓库附近还有几间大的工作室,聚集了从金工到木工,陶艺,玻璃艺术等等各种领域的艺术家。NO.5的楼上有一位留美归国的画家,楼下是一间木工的工作室。这里白天看起来很冷清,入夏后的夜晚却经常会有小型派对。“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讨素材,这种空间和我一个人的工坊不一样,是一个十分愉快的地方。” ![]() 关田的父亲是石田仓库的业主,他在NO.3仓库的对面开了一家烧烤店,那天似乎不凑巧,没有营业。 ![]() ![]() ![]() 2年前,关田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店。这家店就开在距离工作室不远的一个住宅区,门面朝着马路,楼上似乎就是他自己的生活空间。他将这家小店视作为自己的天地,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审视自己作品的地方。 ![]() 小店的空间不大,进门隐约就能看到里面的厨房。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关田亲手打造出来的。对他来说,这间店也是他的一件作品。 ![]() 关田的父亲是石田仓库的业主,他在NO.3仓库的对面开了一家烧烤店,那天似乎不凑巧,没有营业。 ![]() 关田说,用来打铁造型的锤子,是如同自己的双手一般重要的工具。工作室内的大部分工具都因关田创作的需要加以改变过。有时,如果没有符合他创作需求的工具,他甚至还会自己创作工具。 ![]() ![]() ![]() ![]() 关田喜欢在创作新作品的同时,加入一些古旧的元素。因此,也常常有人说他的作品不知是新颖还是古旧。在他看来,他更希望创作的是那种机器所不能打造的,能让看到这个作品的人体会到手作工艺的东西。 ![]() 这把儿童椅是关田在女儿刚出生时为她所做的礼物,“这个小小的椅子并不会像孩子一样一起长高长大,但等到孩子长大后,回身看到这个椅子, 就会想到这是我父亲的作品。我光是这样想象着,就觉得非常开心。” ![]() “我也很喜欢做现代艺术的作品,平时大多的作品都以实用性,功能性为主,做这种不用考虑实用性的,开放艺术品也非常愉快。” 本文图片均由一条视频拍摄,请不要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