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师者,读书当有三境界

 竹使人俗 2017-04-22

为人师者,读书当有三境界

晓震 04-22 02:54

为人师者,读书当有三境界

随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国人各类阅读调查数据也相继出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两项数据相较2015年都略有提升。而在教育领域,有关教师阅读状况调查显示:有75%的教师对阅读表示“喜欢和酷爱”;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读书让他们“感受了生活和获得了生命的启示”。

学者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从各项调查数据看,国民的阅读表现和阅读需求近几年都是“一路看涨”。但就教师而言,笔者认为,读书应具备以下三境界。

第一个境界,无论闲暇,读书应成为为人师者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尽管阅读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必须,但距离成为“一日三餐”仍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究其原因,或有阅读大环境的影响,或有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之因素,但主要还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自身缺乏学习观念。

一代学人林语堂曾在《论读书》中说:“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

第二个境界,读书不在多而在选择、思考,为人师者应通过读书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审视自身和环境,指引自己前行。

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其阅读方向和内容则关乎人文精神和价值情怀。对今天的教师来说,面对海量的知识和数字化带来的阅读便利,面对各种“浅阅读”带来的冲击,问题不在于读不读书,而在于能否做好读书选择,在于能否拥有一颗沉潜之心进行思考,在于能否通过阅读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园地和精神坐标,引领自己前行。

北大学者温儒敏说,信息化时代的阅读要有“自己的园地”,“要有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只是为了考试等功利的目的而读书”。

第三个境界,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走进生活,而非逃离生活。当年鲁迅曾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其原因就是——“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先生的意思很明确,读书就是为了与实人生更近,为了更好地做人、做事。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为人师者不仅自身要处理好读书与实践、与生活的关系,更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但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恰恰在于书本之外。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求知,读书只是一方面,不可过于迷信书本,就技艺而言,不体验就无法学到。读书而不唯书,这种境界为人师者不能不知。

/张晓震(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