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事情想清楚 —— 《梳理》序言

 霸王龙勇士 2017-04-22

嗯,这周就用这个顶上吧,这样一来,全本都能在这个公众号看到了。(其实是想偷懒)

所谓“梳理”,就是“把事情想清楚”。想清楚了,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我写东西卡壳的时候,习惯做个思维导图,把能想到的点子都列出来,然后观察它们之间的逻辑,等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和主线之后,再往里填充内容,删减无关紧要的部分,最后修改完成。这篇序言以及本书的大多数文章都是通过这种一遍又一遍的梳理完成的。

不仅是写作,小到解决一个问题,大到人生规划,都是在持续梳理中慢慢完成的。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我们通常会召集相关的同事,关起门来把前因后果讨论清楚,找到主要矛盾,再去考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执行规划的时候,我们会不断考虑现状和目标的差距,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法、路线……

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宁可在泥泞中蹒跚前行,也不愿花点时间先把事情想清楚。在希望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情况太复杂了,还是等等再看吧”,或者告诉自己“计划不如变化快,不要浪费时间了,先行动起来再说”。

大部分时候,我们臆想中的自己和未来是近乎完美的。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像听说过的牛人那样,三个月完成硕士课程、21天拥有八块腹肌或是在遭到不公的时候能据理力争。

但事实是,我们压根没有时间和资本静下心来学习、锻炼身体也从没坚持超过一周、第二天在公司仍旧忍气吞声。在读过很多个人管理的书籍之后,我们也常常产生能够掌控时间、生活和自己的错觉,但现实却充满了让我们身不由己的事情,比如临时出差、生病或应酬。

我自己就犯过很多这样的错,走了不少弯路。到最后,我只能承认,不愿去梳理的本质是不愿面对自己、不愿面对现实。

如果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都梳理一番,我们就不得不面对real world,面对自己在资源、能力或价值观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不得不认清现实环境和想象中的巨大差距。“梳理”这件事让我们焦虑,但如果不梳理,我们就更难以看清自己、看清环境,会在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陷入不断摸索的窘境,也常常错过难得的机会,甚至走上岔路,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一团糟,让自己愈发焦虑,最终变成恶性循环。

长痛不如短痛,为了避免进入这种恶性循环,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剖析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况且,面对现实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至少,它带给我们的好处足以抵消这个过程带来的焦虑感。只要我们能鼓起勇气,稍微花点时间对自己和遇到的问题通盘考虑、做一番梳理,就算不能完全掌控人生或事态发展的方向,至少也可以让决策过程更简单一些、执行效率更高一些,目标完成的更快一些。慢慢的,我们还会发现很多问题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解决,如果能把事情都想清楚,答案往往就在眼前。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买卖了。

当我们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许多因素。比如自身情况、所处环境以及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不知不觉间,我们开始重新了解自己。我们知道了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知道了自己的边界和局限,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取向,也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要往哪个方向去。我们的视界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开始明确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有几条路,其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靠谱的。可以说,通过不断的梳理,我们的选择更多样,更灵活了。在回顾的时候,也会非常清楚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有什么不同。

从满腔热血的开始到心灰意冷的放弃,这种事我们都经历过。许多时候,放弃的原因都是不得其门而入。如果我们能够在开始之前做个简单的梳理,也许就能找到一个相对靠谱的起点和方向。在这个基础上,边做边调整,无论是成功率还是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有些人觉得过多的规划会让人生变得死板和无趣,但梳理和规划并不是同一件事。当我们开始思考和梳理的时候,会把更多因素、更多机会纳入到生活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梳理反而为生活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更大的世界。

当然梳理并不意味着一切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白费,而且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总是得审时度势,随时做好调整的准备,而无论是执行还是调整,都要求我们更频繁的思考和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梳理”会形成每个人独有的思维模式,乃至成为一种习惯。

能够勇敢的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对任何人来说都值得骄傲,哪怕一开始是跌跌撞撞的。

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一些经验、方法和勇气。

最后,感谢为这本书提出过宝贵意见的Amy,也感谢为这本书付出了辛勤工作的策划、编辑和工作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