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铭絮语(十二)

 平淡情怀 2017-04-22

试论“杨时百的琴铭艺术”(3)

“谷应”琴名下刊行草书:“人迢迢乎,境寥寥乎,有声之遥遥乎,而独不見之调调之刁刁乎”。集刘石庵句。则下题隶书:“解愠阜财”,“李唐物,雷宵制,一千年,今何世?琴有知,应流涕。时百藏,庆佑识。”其左题篆书“空谷足音兮,我思古人,情之怡兮,坐不可驰,与尔无闻兮,朝夕于斯”。在池下中题“夢禅居士藏”。下刻“闻妙龛”方印。

杨循古遵法,以刘墉诗入铭,又自题三字诗,跋五言篆书,可谓体裁丰富,内容以“谷应”为境,叙事生情。章法上以圆池为界,上下安排,行草并用,篆隶于左右。其刘塘书法,未择刘之敦厚笔体,而是以董书之典雅清灵施用。然而,转至龙池篆隶书,则更具浑厚、方健笔势,形成了变化多端的铭文统一性。

杨时百在铭文内容和手法上,承接唐宋,更贴切于琴式章法,力求文人气息的古雅书卷味。在书法的表现上,趋于呼映意联的倾向,方圆结合,碑贴交织,点划飞动,显金石厚重之感。如一幅可独赏的书法作品。在镌刻用刀上,平推浅刻,留取飞白笔意,充分看到控刀娴熟的技巧,无败笔跑刀之痕迹。“谷应”琴是杨时百藏琴重器之一。(谷应琴,为伶官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