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100个有趣故事》-公地悲剧照亮现实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4-22

 设想一个中世纪小镇的生活。该镇的人从事许多经济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是养羊。镇上的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并出售用来做衣服的羊毛来养家。

        当我们的故事开始时,大部分时间里,羊在镇周围的草地上吃草,这块地被称为镇公地。这块草地不归任何一个家庭所有,而是归镇上的居民集体所有,允许所有的居民在上面放羊。集体所有权很好地发挥作用,因为土地很广阔。只要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优质草地,镇公地就不是一种竞争性物品,而且,允许居民在草地上免费放羊也没有引起问题。镇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

         随着时光流逝,镇上的人口在增加,镇公地上的羊也在增加。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土地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后,土地上放牧的羊如此之多,以至于土地变得寸草不生。由于工地上没有草,养羊不可能了,而且,该镇曾经繁荣的羊毛业也消失了。许多家庭失去了生活来源。

         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悲剧?为什么牧羊人让羊繁殖的如此之多,以至于毁了镇公地呢?原因是社会激烈与私人激励不同。避免草地破坏依靠牧羊人的集体行动。如果牧羊人共同行动,他们就可以使羊群数量减少到公有地可以承受的规模。但没有一个家庭有减少自己养羊的激励,因为每家的羊群只是问题产生的一小部分原因。

          实际上,公地悲剧的产生是因为外部性。当一个家庭的羊群在公地上吃草时,它降低了其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质量。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养多少羊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使羊的数量过多。

         如果遇见了这种悲剧,镇里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管制每个家庭中羊群的数量,通过对羊征税把外部性内在化,或者拍卖数量有限的牧羊许可证。就是说,这个中世纪小镇可以用现代社会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放牧过度的问题。

      但是,土地这个例子还有一种较简单的解决方法。该镇可以把土地分给各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可以把自己的一块地用栅栏圈起来,并避免过度放牧。用这种方法,土地就成为了私人物品而不是公共资源。实际上,在17世纪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就出现了这种结果。

         公地悲剧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她)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公共资源的消耗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数千年以前人们就知道这个结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指出了公共资源的问题:“许多人公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的最少,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对与其他人公共拥有的东西的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