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癌友了解的10个名词(上):肿瘤标志物、PET、临床试验

 品书论画 2017-04-22




1 肿瘤标志物
数值仅供参考,动态变化更有意义


除了长在身体表面的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数癌症都看不见、普通病友也摸不着,那么怎么知道疾病的发展情况呢?总不能天天跑医院去做CT吧,而且CT还有辐射。


因此,几十年来,医学家发现了许许多多的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代表肿瘤的东西),大多是血液里的蛋白质,比如CEACA125CA199AFPCA153SCCNSE等。这些蛋白质,一般都是癌细胞分泌到血液里的,普通的细胞一般不分泌,因此可以通过血液中这些蛋白质的含量的高低,来判断肿瘤的大小和多少。


但是,这里面有三个问题:


1. 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会分泌这些蛋白质,因此存在一部分患者肿瘤已经很大,很晚期了,但是肿瘤标志物一直都是正常的。甚至,有的肿瘤,比如肉瘤等少见的软组织肿瘤,没有公认的合适的肿瘤标志物。


2. 正常的细胞,并不是一定不分泌这些蛋白质。也就是说,正常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感染、炎症、剧烈运动等情形下,部分肿瘤标志物也会升高。这就造成了一大批健康人,体检的时候,发现一个肿瘤标志物,仅高出一点点(比如CEA正常值上限是5,某人是5.25之类),然后四处就医,反复检查的闹剧。


3. 检测血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一件不太容易的技术活。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仪器,不同的方法学,正常值范围可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地方,同一份标本,连续测两次,可能的误差也是很大的。言外之意,CEA正常值是5,你才5.25,很可能只是测量误差,紧张个锤子!


综上所述,对肿瘤标志物的建议是:数字仅供参考,动态变化更有意义,同时也要特殊情况。健康人体检发现单独一个肿瘤标志物升高,升高的幅度很小(比如在1-2倍以内),又没有什么症状;这时候,会建议当做没看见,或许来年再复查;肺癌患者,卵巢癌的指标升高,动态变化,有时候或许也有意义。


2 PET
令人又爱又狠的双刃剑


常规的影像学,比如B超、CTMRI等,只能看到肿瘤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几何学参数,但是不知道肿瘤到底是死是活,以及肿瘤的生长繁殖能力如何。这就会给一部分患者造成困扰,比如做了介入栓塞、射频消融的病友,2个月后复查,肿瘤几乎还是那么大,之前的治疗有没有疗效呢?同时,对于一部分特别焦虑的患者,肺部发现了癌症,那么脑子里、肚子里、骨头上有没有病灶呢?


要想一方面全身上下都查一查有没有肿瘤,同时还想知道肿瘤的战斗力、活性如何?光靠传统的影像学,是不够的。PET就是这二三十年来,发展出来的一种新手段。PET通过同位素标记葡萄糖,癌细胞要是活着,而且还在活蹦乱跳、生儿育女的话,它就一定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需要吃进去很多葡萄糖,从而会被标记上同位素。PET就是通过观察和计算,一定时间里身体某个部位摄取带有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的多少,来反应这个部位是不是癌变了,如果是的话,肿瘤的活性如何。


这么好的东西,那是不是人人都应该做一个,是不是应该每个月都做一个?


且慢,PET的确是挺好,但有三个弊端:


1. 贵。普通的CT/MRI,一般千把块钱就搞定了,PET动辄七八千,近万的人民币就花出去了。


2. 有辐射。PET-CT的辐射,大约是CT4-5倍;核辐射,是会致癌的。


3. 有的肿瘤,PET看不见,也是会漏掉的。比如消化道的较小的肿瘤,PET有可能漏诊。


综上所述,萝卜建议结合患者的病情需要,科学理性地选择影像学检查,必要的时候,再考虑PET: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不要过度医疗!


4 临床试验

那么,到底什么是临床试验?这里面有哪些门道?病友到底如何才能顺利地参加临床试验?……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几乎全部的发达国家,所有的新药、新技术想要正式上市、卖给患者使用,那么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检验,证实该药物或者该技术,相比于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案,具有某种优势(比如更有效、副作用更小、更便宜等)。这一系列的检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临床试验——找一帮你们宣称能治的病人来试一试,有效没效,一试就知道。


肿瘤药的临床试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临床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


I期临床试验:一般招募的都是其他治疗已经失败的肿瘤病人,招募20-30个人,探索性地使用一款刚刚在动物上验证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崭新的药物。一种药物对老鼠兔子、猴子很安全、有一定疗效,那可不见得对人一定很安全,有没有效果更是未知数。所以,在国外,I期临床试验是经常出状况的,甚至每年都有不少病友为科学英勇献身I期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看看一个全新的药品,用于人体是否安全,以及应该按照多大剂量,以何种频率给药最合适。所以,一般I期临床试验,都会设计很多种不同的剂量以及不同的给药间隔,比如:2mg 每天1次,5mg 每天1次,10mg 每天1次;2mg 每周1次,5mg 每周1次,10mg每周1次,20mg 每周1次,50mg 每周一次……总之,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是所有的全新的药品,必须经过这一关,能通过这一关的概率其实并不高。


II期临床试验:假如一个药品在I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它的副作用的确是可控的,而且还对病友有效(哪怕只有极个别),那么药厂极可能会推动这个新药进入II期临床试验。II期临床试验,一般会招募四五十个,乃至上百个病人;有可能是随机对照的,也有可能并不是随机的。II期临床试验的目标,就是初步看一看这个药物的疗效如何。言外之言,参加II期临床试验的病友,大概率可以保证的是,这个药物的安全性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有效性如何,并不能保证。


III期临床试验:假如一个药物在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让医生和药厂的老板都激动的疗效。那么,有可能会被安排开始做III期临床试验。一个III期临床试验,大约需要招募几百人,甚至几千人,耗费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美金。因此,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药厂可不会轻易开始一个III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试验,绝大多数都是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所谓随机,就是病友参加到这个试验中,是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这里面就是概率问题,患者无法主动要求,医生和药厂也无法人为干预;抛一枚硬币,如果不作弊,你怎能在硬币落地停稳之前就知道到底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呢。所谓双盲,就是不仅是病友不知道自己吃的是新药,还是安慰剂,给你治疗的主管医生也不知道;只有最初负责分配的试验人员知道,他们把这个分配的方案,藏在了一个火星人才知道的地方,等到试验顺利结束,最终要揭盲的时候,才拿出来。所谓对照,最好理解了,要证明新药A好,必须找一个参照物。这个对照组可能是目前已有的首选治疗,也有可能是安慰剂。比如,PD-1抗体想要冲击肝癌的一线治疗,但是目前索拉菲尼已经被批准用于肝癌一线治疗,那么PD-1抗体必须做一个和索拉菲尼头对头的III期临床试验,如果结果显示PD-1抗体的确比索拉菲尼要好,那么才能上市。但是,如果PD-1抗体希望被批准用于其他治疗都失败的胃癌,因为这种病人目前已经不存在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案了,PD-1抗体只要和安慰剂(多半是盐水或者糖水)做比较,得出阳性的结果,那么就可以批准这个适应症了。


说了这么多,如果同时有III期、II期和I期临床试验,可供选择,聪明的朋友,你会选哪个?


本文摘选自:咚咚癌友圈(id:sw315ddayq)


我们为您提供(点击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