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末帝逊位后逆境中终成一代高僧

 宛平2008 2017-04-22

赵隰(xí),南宋度宗皇帝赵禥(qí)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全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南宋咸淳七年九月己丑(1271年11月2日),生于临安府之大内,是端宗赵昰(shì)的弟弟,怀宗赵昺(bǐng)的哥哥。他是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的哥哥端宗为他上尊号为孝恭懿圣皇帝,史称宋恭帝。

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度宗驾崩,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淑妃生的长子赵昰7岁,全皇后生的嫡子赵隰4岁,俞修容所生的赵昺3岁。权臣贾似道和太后谢道清都主张立嫡子为帝,于是赵隰在其父皇的灵柩前继位。由他的祖母,六十五岁的太皇太后谢道清临朝称诏,代理朝政,军国大权实际掌握在奸臣贾似道之手。

赵隰继位之时,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方已落入蒙元之手,赵宋皇朝的统治已经陷入了全面瘫痪的状态。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贾似道命宋京出使蒙元军中乞和,但元军拒绝。其后,贾似道率领的13万大军在芜湖一带与元军对战大败。

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宋廷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奉上传国玉玺投降。二月初五,临安皇城里举行了受降仪式,宋恭帝宣布正式退位。

恭帝降元以后,于至元十三年(宋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从临安启程北上,五月丙申,于上都大安殿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欲保全亡宋宗室,降封恭帝为瀛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并且把公主嫁给了恭帝;下诏书明令优待宋室宗亲,让他们居住在大都。

到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月,瀛国公赵隰这时已经十八岁,世祖忽必烈下诏,派遣赵隰入吐蕃,学习梵书、西蕃字经。十二月赵隰启程。

恭帝十九岁时到喇嘛庙里出家,驻锡萨斯迦大寺,号木波讲师。此后为了忘却昨日伤心烦恼事,潜心学习吐蕃文字,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何况赵家皇室之人本来就带着这种遗传的文化素养。不出数年,瀛国公赵隰已经在卫藏佛界崭露头角,成为将汉文佛典译成藏文的翻译家。他还经常把汉藏佛经互译比勘,校订经书中的异文。

后来赵隰还担任了萨迦大寺的住持,法号为“合尊”,成为当时吐蕃的佛学大师。他四处讲经,穷其一生潜心研究佛学。他翻译了《百法明门论》,以及佛理深奥的《因明入正理论》,在扉页留下了题字,自称为“大汉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宝”。他被藏族史学家视为翻译大师,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件事本身可算是一段历史传奇。

关于宋恭帝的结局,汉文《佛祖历代通载》是这样记载的:“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有人因此认为,瀛国公是元英宗至治三年被赐死于河西的。但也有人以“赐瀛国公”是独立成词的,不是指被赐死,而是说这位合尊即是敕封为瀛国公者。至少从文字上,看不出宋恭帝是暴死,后面“诏僧儒金书藏经”,更是渲染朝廷的礼遇之意。综合起来看,应是正常死亡更为合理。

不管怎样,元英宗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宋末帝恭帝才结束他作为喇嘛的生活,也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生涯,这一年他54岁。算下来,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其间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和他那思牵梦绕的江南故乡!

三十五个春夏秋冬,高山峻岭的喇嘛寺庙里,席地端坐的僧侣,你可曾梦见当年西湖的荷叶,临安的梅花?这一切的过往是不是真的被青藏高原的寒风吹散不知去向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