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迹长春厅衙署

 卢晓平 2017-04-23
 和我国那些古老的城市相比,长春只能算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今天的人们完全可以清楚地记述着它的岁月变迁。

   从城市的起源来说,长春的城市身份是从公元1800年设长春厅时才获得的。

   1800年的长春是什么样子?触摸着史学家们留下的文字,我们能听到这座城市历史的脉搏跳动的声音。

   长春厅的由来

   长春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早在7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7000年前已有最早的原始群落,这里曾先后是古“扶余国”和渤海国的属地。辽金时代是长春地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曾在农安境内设“黄龙府”,辽代古塔至今犹存。清初,长春为蒙古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之御封领地。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东北因是它的龙兴之地,是满族的故乡,所以在清朝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建立政治特区和文化特区,给予特殊保护。雍正时期,为全面禁止关内老百姓垦荒,限制蒙古、内蒙古和东北汉人之间和满族人的互相往来、互相越界,以维持东北生产和生活秩序,就在东北修一条柳条边,插柳为边,以界蒙古。清廷在东北先后修筑了柳条边的老边和新边,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长春之地划在柳条边外的封禁区内。

   清朝的封禁政策并未能奏效。乾隆、嘉庆时期,虽屡颁禁令.历行封禁,并规定凡出入山海关须持“印票”(通行证)验证放行。但关内大批破产农民,甘冒生命危险,历尽艰辛,冲破封禁,仍然不断偷越柳条边下关东,进入东北各地垦荒,在东北地区形成大量无户籍的“流民”,伊通河两岸的长春之地首当其冲。

   尽管招募汉人开垦土地,在当时是违反清朝政府禁令的,但蒙古王爷为了让这大片的游牧地能生金吐银,他和违禁的“流民”一道,冲破了历史的藩篱,掘开了这道柳条边。不断聚集到这里的“流民”,开始在柳条边外定居。至今长春还保留着烙有这种历史痕迹的地名——靠边吴、靠边王。 

   至1799年时,“流民”已达到2330户、7000人,私垦土地26万多亩。柳条边的历史使命到此也就结束了。面对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清朝政府表现出了一种政治智慧,一种称得上高明的变通,承认了现实,对历史大趋势做出让步。1800年7月8日,应吉林将军秀林的请求,清王朝第一次打破先例,采取了“借地设治”的办法。理事通判衙署的建立,是长春历史上第一个行政机构。因为它当初建在了一个叫长春堡的村子上,人们习惯地叫它“长春厅”,长春一名由此得来。从城市的起源来说,长春的城市身份是从1800年设长春厅时才获得的。长春厅衙署于当年建成,民间将其称为新立城。

   史志记载当年长春厅模样

     当年的长春厅设理事通判和巡检各一名。通判衙门的职责是“弹压地方,管理词讼,承办一切命道案件”。长春厅的首任理事通判叫六雅图,蒙古人;巡检叫潘玉振,汉族人。当时因为是借地设治,他们只能管理流入境内的民人(主要是“流民”)事务,而当地的蒙古牧民和外来的八旗人都不归其管辖。设厅之时,厅境东西长230清里(1清里合今1.15里),南北宽180清里,面积在7000平方公里左右。

   长春厅的设治,吸引了大批的关内“流民”到伊通河沿岸肥沃的土地上安家落户,当时长春厅的管辖范围东到今天的九台市境内的沐石河,西到今天的富锋镇附近,南到新立城水库,北到农安境内。厅下又设怀惠、沐德、抚安、恒裕四乡,后又增设农安乡,成为五乡。

   1800年修建的长春厅衙门啥模样?清嘉庆年间编纂的《吉林志书》载:“通判衙署建设大门一间,两边听差房各一间,门前照壁一座,仪门一间,两边二门各一间,东西科房六间,大堂三间,穿堂三间,二堂三间,住房三间,档子房三间。衙署外围筑打土墙,周围五十丈,高七尺。”“巡检衙署建设大门一间,二门一间,门前照壁一座,科房一间,大堂三间,住房三间。衙署外围筑打土墙,周围二十五丈,高七尺。”监狱砖墙,共长二十三丈二尺。监狱卒正房二间,罪犯东西横房六间,狱神庙一间,狱门前堆子房一间。”此为长春厅衙署规模。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当年的通判衙门和巡检衙门面积加起来也只有大约1万平方米。它的大小相当于今天新建衙门的三分之一。

   长春厅辖境是随着垦区不断扩展的,至1810年,郭前旗蒙公续放龙湾(即农安)荒后,厅境扩展到最大,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于是,长春厅衙署的位置便明显偏南了,而且该处地势低洼。为更有效地统辖全境,1825年,长春厅将治所北移到此时已是厅境内最大的集镇——宽城子,它在伊通河畔,处于交通中心,地势比较平坦,交通便利,从此确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长春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点。移治后的新立城作为一个集镇,继续存在下去,但衙署房屋却被逐渐损坏殆尽。长春厅治在新立城共计25年。

   史志专家“寻找长春厅”

   已经历了200余年历史变迁的长春厅,如今已经无法找到见证人来为我们讲述当时的情景。幸运的是,从事地方志研究和编撰工作的于泾老先生还依然精神矍铄。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史志专家于泾老先生,从1983年开始从事长春厅衙署历史调研工作,至今22年的时间里,由于长时间的研究,他对于那段历史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于老告诉记者,为了搜集史料,他可以说费尽了心血。因为,长春厅的设立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见证人都已经过世,能略知一二的人都已经不多,而资料馆里对于这一历史的记载也是相当少。据回忆,他第一次还是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说起过去的事情,于老那种兴奋的心情还是溢于言表。

   据于老讲,长春厅最初设立于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首任官员受命赴任已是当年初秋时节,入冬前的时间里还在赶建衙署。仓促间建成衙署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对已经进入该地区的居民进行控管,不允许新的外来人口再跨过柳条边来垦荒。可是,这一初衷并未全部达成,长春厅的设立反而吸引了大量的关内“流民”前来安家落户。可是,仓促建成的长春厅仅仅行使了它25年的历史使命就遭到了废弃。因为是官衙,照例不能改作他用,又没有其他官府继续使用,结果只能任其闲置失修直至坍塌。

 于泾老先生还是第一个提议复建新立城的长春厅衙的人。据他本人和史志办的同志回忆,早在1993年于老先生就向省里的有关部门提出复建长春厅。根据于老当初的设想,复建长春厅即开办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地方历史博物馆,这样一来工程投资就少,工期也不会太长。但当时主办单位的设计思想恰恰与之相反,所以复建面积增至实际的六七倍,导致最终项目投资不继没有竣工。

   复建长春厅衙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春市的一些史志学者呼吁复建长春厅衙署,引起长春市、郊区、新立城镇三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1993年复建工作启动,1994年复建工作正式开工。由于没有长春厅衙署当时的图片资料,所以在复建工程开工前一年,市委和市政府曾组织了部分专家去关内考察,进行论证,最后确定参照河南省内乡县清代衙署建筑式样,进行长春厅的设计和复建。主体工程完工后,原长春市市长宋春华为其题词。

   复建后的长春厅衙署在原址南面,占地1万多平方米,由两大部分组成。西部主体是长春厅通判衙门,亦称长春厅通判正堂,为长春厅理事通判办公和居住之所,东部比西部小,是长春厅巡检衙门,为长春厅巡检办公和居住之所。原长春厅通判衙门和长春厅巡检衙门是分设的,相距很远,复建时为方便参观,将其合建在一块,院内有门相通。

   由于种种原因,复建后的长春厅衙署在主体构架基本完工之后,荒凉了好几年,现已成为一处佛教寺院——普门寺,但寺外“长春厅遗址”碑还在。复建的长春厅衙署往东约500米处,是清代著名的柳条边新边的遗址。现存有边壕还在做水渠使用,颓塌的边墙仍依稀可辨。

 (长春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