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P157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和作用 1.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建立的组织结构系统、管理制度办法、实施计划方案和必要的物质条件组成的整体。 2.在合同环境中,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单位取得建设单位(业主)信任的手段。 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12) 1.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2.项目施工质量计划 (1)质量计划应根据企业的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目标编制。 (2)质量成本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检测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3.思想保证体系,是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使全体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 4.组织保证体系 5.工作保征体系 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三、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中心,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步骤召开控制。 2.PDCA 的职能:(12) (1)计划(plan):包括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保证工作计划 (2)实施(do):包括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及要求展开的施工作业技术活动。 (3)检查(check):—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二是检査计划执行的结果。 (4)处理(action)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 P159 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的原则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13) 1.质量手册 (1)是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过程中长期遵循的纲领性文件。 (2)质量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和质量职责;各项质量活动的基本控制程序或体系要素;质量评审、修改和控制管理办法。 2.程序文件: (1)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2)是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的各项管理标准、规章制度; (3)是企业各职能部门为贯彻落实质量手册要求而规定的实施细则。 (4)程序文件一般至少应包括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等。 3.质量计划:是为了确保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在程序文件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产品、过程、合同或项目,而制定出的专门质量措施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4.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及结果的客观反映,是证明各阶段产品质量达到要求及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的证据。 三、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监督 1.质量管理体系由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2.企业获准认证的有效期为三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