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鉴古今|谷松章 第14讲 落日气清(附:谷松章谈“三平一变”的章法)

 zjh291 2017-04-23

▲ 最专业的书画融媒体服务平台


谷松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西泠印社理事

河南美术出版社《青少年杂志》主编

河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落日气清》印石  斜向


《落日气清》创作视频





《落日气清》创作视频文字版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重要的著作,它辞藻华美,意境深远,非常适合作为书法篆刻的创作内容。在《二十四诗品》“沉着”一篇中有一个词“落日气清”,今天我们就以它为内容来创作一方四字的印章。

 

我们先看一下这四个字的篆书字形。



我们选择一种“三密一疏”的格局。这方印我们刻一方朱文印,因为朱文印在对圆斜笔和不稳定因素的包容方面比白文印有更多更强的能力


我们今天采用“三密一疏”格局中一种很少见的变局叫三平一变”我们把“日”字刻成一个圆形的字形。



这样的情况下,这三个字的密和“日”字的疏是一种对比;这三个字相对比较平直的笔画和“日”字这种圆形的造型又是一种对比,在印面中有疏密和方圆双重的对比。方圆的对比会带来一种动静的对比视觉效果。现在我们就根据这个构思,来打一个精确的印稿。

 


我们这个印稿已经设计完成。现在我们就开始上石刻这方印章。在描这种印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印稿中它的向背。它不是一根水平的直线,而是一种有曲折、有向背处理的,这样细腻的地方是一定要描摹准确,否则刻出来印边比较僵直,会降低对印文的烘托作用。



好,我们的印稿描摹已经完成,现在我们对它进行一个简单的加工就开始刻制。 


这方印中笔画三个比较密的字我们刻完后,下面就是对“日”字的一个刻画。这方印的线条多多少少有点悬针线形,这样的线条在刻画的时候一方面是要统一,另一方面在线形上要有变化,在统一中要有变化。否则的话,如果是非常规律的上方下尖,那么很容易形成书法中所说的钉头鼠尾这样的病笔。



对这个圆的刻画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把它刻成一个几何圆,也不能让它的外圆或者内圆特别光滑,而是在走刀中通过舞刀、短切、短冲等各种办法来突出它形态上的变化和它的金石气息。因为这里这个圆是一个文字,不是一个几何图案,也不是一个外国字母,我们要让它有一种很纯正的汉字的感觉。外面比较圆,我们在里面就用这种短冲、短切让有的地方能留一些刀痕,让它显出一定的力量感,不是一种很柔弱的圆,而是一种充满着力量的、富于变化的圆。中间这个横笔呢,我们采取了一边搭边,另外一边不搭边的造型,突出它的变化。好,这方印的文字已经刻完了。

 

下面我们要做的是对印边进行初步的修饰,同时把多余的石花剔掉。



我们也是把下边留得稍微厚一点,对印面做一个支撑。好,现在这方《落日气清》我们就刻制完成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钤印后的效果。




我们看到它的线条是我们所要刻画的悬针线,同时是一个“三平一变”的格局。为了呼应“日”字这个圆的部分,我们对其他三个字的很多笔画也进行了一些偏曲线的处理。这方印基本上达到我们构思的要求,但是它的印边出现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像右下角比较尖锐,还有“清”字这里印边比较厚,我们还需要对印边进行一下最后的修改。



首先是把“清”字这一部分过厚的印边给它削得薄一点。在一些小的地方,进行一些点状的残损,对线条进行一些残破。好,这方印的修改已经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最后的效果。


,观众朋友,《落日气清》这方印我们已经修改完成。


通过和刚才第一稿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稿的印边比较厚、比较闷塞,我们对下边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这种削细处理,然后在左边进行了一个残损,因为这里“清”字有三个竖笔,加上印边的一个竖笔,比较重复。我们在这个地方进行了一个残损,打破了这种重复感,上边和右边也做了一些偏轻灵化的处理。经过这样的调整,这方印达到了我们预想的要求,是一种“三平一变”的格局。



《落日气清》印石  正向



“三平一变”的章法格局,看起来它的着眼点在变化,但其实它更需要在技法中关注的是它三个比较平的字需要高度的统一。只有这三个字统一了,才能反衬出变化一个字它的这种动感和奇峰突起的这种效果。

 

好,观众朋友,《落日气清》这方印的创作已经完成,达到了我们的构想。这一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



【背景资料】


谷松章谈“三平一变”的章法

 

“三平一变”的章法格局基本上是“三密一疏”的一个变格,是把疏的一字加以侧变化,突出与另三个字的对比。而密的三字则尽量处理得平正些,一方面是保证章法中的稳定力量占主流,另一方面给变的一字创造一个适宜突出它的氛围。


如果说“三密一疏”的章法古玺中已有,那么“三平一变”则无疑是汉印的创造。古玺中的“平”与“变”因字形的原因都不够突出,而汉印平正的基调中很容易见变化。汉私印《丁若延印》就是一例。


在处理上,这种章法格局的难点不在于“变”而在于“平”。以圆斜笔突出变化,不难想到也不难做到,但要使全印寓对比于和谐则殊为不易,其中的关键是怎样使三个平正的字高度统一以成为印面的稳定力量。我们以两方流派印为例来看一看。


黄士陵《嗣伯言事》


黄士陵的《嗣伯言事》依靠字形的方与满来统一“三平”。“言”字取横笔为主,与“事”字一贯而下,加强了印面上下之间的联系。


邓散木《曾中鸣印》


邓散木的《曾中鸣印》则将“曾”“印”两字中的斜笔都做了淡化处理,并尽力使之呈横势,使“三平”浑然一体。


这两方印都是很见作者良苦用心的。


如果就创作心志而言,这两方印则纯属作者有意追求这种生动效果。另外,我们注意到黄士陵、邓散木都是在朱文印中极注意方圆、疏密对比的作者,由此我们不难领悟这种章法格局朱文化的特征。


“三平一变”的章法格局始见于汉印,多见于汉式印章,但它表现出的跌宕与大气则是古玺精神的延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