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禅之门

 地藏菩萨mohesa 2017-04-24

修禅之门

丹熷扎拉堪布译

修心第七,《子续》云:“如是因断除内外散乱而安住无念之禅定,证验增上而持续故,相续中发其意与我不分离之定解及七种修心。”总述归纳而言,依止无分别念的修行是入三摩地的无上之门。《解脱点》云:“上气下压显现自在摄,下气上提空性自在摄,中气积聚混故双运已。”如所言,诸众生独显于外,本智独存于内,中间业风为心之乘骑,在所取和能取当中流转轮回而相续不断的迷惑者等,应依靠金刚乘殊胜深道而捆绑来去业风之功用,非为依靠下乘一般之漫长时年中,以理论比量于分别念网中的禅定。此为能强令悟入原始智慧之窍诀,其分三。

第一:自身具足禅定七法,然后观想体内中空,如充气之胎盘般,中间中脉,挺直如蕉枝,壁薄如莲瓣,蔚蓝如离云之晴空,明

亮如麻油之精灯,具足如是四法相。梵穴顶端明观白色之“杭”(??

字,脐下底端明观红色之“阿”(?)字,继而以具足四加行之上气压、下气提,脐下“阿”字燃火,顶端的“杭”字遂逐渐融化并不断滴降甘露,充满四轮及微细诸脉,故而生起乐空智慧。如是观想而断除一切分别念并一心不动的安住于心间白色“阿”字上,以此之故,生起以乐为方便而证悟之空性智慧,直至串习未果期间,需要短时多次之勤修。

第二:明空无念之修行。首先排三或九次的浊气,因其具有遣除四大毒风的关要故。然后作吸入之时,观想外境之坚固显现尽皆化光而涓涓融入蔚蓝虚空中,继而彼化入内身故,遍身晴蓝充盈无间。气下紧压与下气稍提而和合。如此观修之因,以能生起明空证验故。若寒盛则观吸气为热,若热盛则观吸气为凉触,此为关要,乃无垢光尊者所言。诸喜繁者若欲于四大之风逐项分修,则可按《子论智慧明灯》而行。但是《上师心滴之修持义引导》中说:“空大之风何时修持皆善妙,二触亦囊括其中,修此即可。”故如此之宝瓶气是一切功德的来源。《窍诀宝》中说:“此亦殊胜中脉故,不能示见证验,不复放风,内吸而缚,故风经左右脉而入中脉底端,如藏文‘恰’字尾部般入中脉道。遂生起无颠倒之一地证悟。入、住、融三者表征分起,中脉第一结解而入风之故生起一地功德。心风安住其中故生起二地功德。一切心风融入其中故,所取能取诸分别念净如虚空,而绽开一切智慧功德。暂时则具长寿,少病,身轻安,捷如飞鸟等功德,此即为正击宝瓶气要害之功德。故一切风之功德皆悉依于宝瓶气方得生起。故而措嘉汝,诸修气法皆应正击此宝瓶气之要害。”

第三,于法性无分别念上而修。此为身心放松,目不瞬动,安住于一切念想离合之分别念皆为解脱当中。风息无勤作而自然置于中气处,此为极深之窍诀。《窍诀宝》中云:“措嘉,汝应谛听,身跏趺坐,下气稍提,上气稍压,中气置于脐处之风行功德即为,能令智慧安住本原处,并于身观修生起次第及心观修光明等助益甚大。以明点持、引、散三者自然成就之风行,能令所取能取之众分别念自然清净,觉心远离昏、沉、掉举之三过患,眼睛视力减退等诸根过患不生,积液及胆病等无法损害,肚腹胀鸣自然消除,瘟疫等疫病尽皆清净,虱卵不生。寿齐日月之风行即为自观本尊,身无斜曲,风息紧压于脐下,双目凝视虚空。置心于原始清净中安住,此即称为大智慧风行,亦可称为分辨心及本心之风行。行此风行时,须腰肚前挺,吸气、闭气肚腹外努,应一心击于此要害之上。以此则上下之风可自然引生,此时皆须肚脐前努,彼可成为正念之所境。观想本尊之时亦须努脐而观,念诵心咒亦须努脐而诵,修持法性无念智慧亦须努脐,无论行、住、坐、卧四威仪何者亦须无离此秘密大乐智慧。”故此中风于修心之时、修诸菩提道阶之时皆为圆满助缘,如此关要应当了知。如是以三无分别念而修故,无论将心置于何所缘上皆能安住,而且如无念晴空一般之安住逐渐延长是为各自串习之量。

丹熷扎拉堪布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