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官儿给一位大学生看官回答过这样的问题:“大学生都喜欢朝着“校园平台项目”的方向发展?”。有这样的问题,源于现在很多互联网项目对校园用户的大幅度推广开发,从“超级课程表”到现在“共享单车”的校园策略,都在对校园平台加大开发力度。书官儿对这一问题,有以下4点看法: ![]() > 1、从我接触的大学生创业案例看,校园平台方向的创业还是偏少的。 主要原因是爱好和家庭情况所制约。比如,将近1/3的大学生是爱好创业,而爱好往往不能在校园获得很好的收益,学生对爱好的支出受限。 2、就地取材,用户心理把握较为精准。 从已知的校园平台(大学生创办)创业看,方便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是创业者还处于“受众群体”,对受众(学生们)的心理状况、消费能力、痛点根节等创业核心问题比较熟知。社会人员如果做校园平台,需要市场调研客户心理、消费能力、痛点等等,但是不一定能摸得着、猜得准啊!80后、90后、00后,每一代人的价值观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让已经上过班的创业者去梳理校内痛点,难上加难。 ![]() 3、和一个大学生聊天的时候,有过一次幽默的经历,可能有这个原因。 书官儿:“你为什么创业?” 回答:“懂技术,随便做做也花不了多少钱,最主要的是,创业你懂得,女生们看你的眼光就会不同(参考facebook),如果做校园平台,学校支持,接触女生们也容易......(省略类似话)” 书官儿:...... 4、看官可能还想了解,“校园平台的方向发展是否有潜力(或者合适吗)?” (1)创业方向的潜力在于大势,现在看是有的,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中层的收入提高,独生子女可支配资金大幅提升,校园经济会逐步提升。 (2)创业方向的潜力也是有限的。校园平台创业,多数需要大资金注入才能快速建立。而融资时,风投机构会考虑盈利模式和客户群体数量。而大学生的整体学生生源在降低(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二孩政策影响将在15年后显现),就是说校园平台的数量将会被风投严重挤压。 (3)校园平台的对外接口比较多,深层潜力巨大,未来性创业项目可以考虑做做。社会由人主导,未来由大学生主导,校园平台的发展未来是以习惯培养的大数据为主要方向。谁把握了大学生的数据资料,就是把我们未来十几年的潮流、习惯、市场把握在手里。??? |
|
来自: 昵称3132626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