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语流啭 我的健康音乐 佚名 00:00/01:05
花色渐褪春将暮,谷雨过后,花红渐渐稀少,绿茵渐渐繁盛,又到了暮春时节,在这春天最后的时节,欣赏最美的风景。 春暮寄杜嘉兴昆弟 唐-武元衡 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 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 春暮 唐-韦庄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 楼高喧乳燕,树密斗雏鹂。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踏莎行·春暮 宋-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首词题为'暮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现出一种青春易逝的惆怅情绪。在词风上受到韦庄、李煜的影响,以清新流畅见长,情景交融,充满画意。 春暮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首先描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一番感叹,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之情。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怨王孙(春暮) 宋-李清照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点绛唇(春暮) 宋-赵长卿 啼鸟喃喃,恨春归去春谁管。 日和风暖。绿暗壮举庭院。 还忆当年,绮席新相见。 人已远。水流云散。空结多情怨。 蝶恋花·春暮 宋-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谒金门(春暮有感) 宋-杨冠卿 伤漂泊。负了花前期约。 寒食清明都过却。愁怀无处著。 晴日柳阴池阁。风絮斜穿帘幕。 帘外秋千闲彩索。断肠人寂寞。 好事近(春暮) 宋-赵善括 风雨做春愁,桃杏一时零落。 是处绿肥红瘦,怨东君情薄。 行藏独倚望江楼,双燕度帘幕。 回首故园应在,误秋千人约。 阮郎归·西湖春暮 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清明、寒食一过,百花逐渐凋谢,人们为 了挽留春光,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尽情游赏。 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终于随着 游人的船儿默默无言地归去了。词作抒写惜春、 伤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蕙 风词话》谓其“番腾妆束闹苏堤”句,形容粗钗 腻粉,可谓妙于语言,天与娉婷,何有于“翻腾 妆束”,适成其为“闹”而已。“闹”字值得玩 味,“闹”是说“妆束”,相当于“闹妆”的 “闹”,指花花绿绿、眼睛应接不暇的景象。 “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 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有如见 其人,如闻其身之感,表达了身临其境的美感。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温馨提示中国好诗词 中国好诗词欢迎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