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意禅心沐野风】第四辑(上)题节庵居士《墨菊图》

 WENxinHANmo 2017-04-24



同韵题节庵居士《墨菊图》上卷

1
文 龙


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秋圃霜痕重,时英傲百端。

看花人意各,劝酒我樽宽。

荒径陶彭泽,幽帘李易安。

重阳今且近,谁与共高寒。

2017.3.18


2
节庵居士



步韵和文龙兄题拙作《墨菊图》


晓露泠三径,天风荡万端。

心疏车马远,情逸水云宽。

笔底留吾意,壶中适所安。

神驰千里外,一阵雁声寒。


文龙读诗:

侯坚兄是作以菊为心,天风为翼,沉潜于笔墨,忘机于诗酒,立旷达之士荡荡风标也。首联述开张之境,以“泠”字勾勒庭径清亮鲜活之貌,临风翘首,收万物于一望也。颔联述淡远之怀,远俗世繁华,辨盈虚物理。颈联切诗画文事,笔写心声图画,杯酬俊友知交,不负明丽秋光也。尾联畅想而寄托,循空灵境界,求索不止也。此诗首尾作物象客观描绘,中间则为意念驰骋,述物述我见其挥洒有度也;“笔底”一联,形格天然,矜而不躁,极富村舍书斋风雨不惊之神韵!

3
李飞骏



步韵文龙题节庵居士《墨菊图》


物候移花木,秾华仔细端。

岂惟天路远,亦有海涯宽。

净域岚常拂,霜期绪自安。

幽情今念及,勿论暮秋寒。


文龙读诗:

飞骏兄是作以秋菊为引,述秋高气爽之怡,毫无冷瑟压抑之感。首联述季候催花,“秾华”语,极言秋菊盛放五彩缤纷,其喜色即为诗篇底色也。次联谓秋声远播虽不知其尽头,但应可料想四海菊花一时尽染秋色也。三联写秋菊承接天地清净,其心归于安暇,外界不能扰。尾联“幽情”语,雅志高怀也,“勿论”时序寒暑之变,其中尽见“春兰秋菊各擅一时”之底气也。

4
聂梅贵



步韵文龙老师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野径西风起,秋凉上发端。

窗前轻露湿,笔下寸心宽。

篱外寻陶令,帘边觅易安。

墨调霜色意,金蕊不知寒。


文龙读诗:

梅贵女史此作以清凉之境咏菊,以宁静之心述怀,扣题轻巧,神态真切。首联写实感,渐入深秋,风中凉意初滋。次联以“笔下”就势切入题图之旨,窗透寒芒于案台,而画者专心一志点染其画幅也。三联借陶渊明、李清照故事,或与菊悠然为伍,或倚帘凝眉琢句,分述赏菊不同意趣也。尾联谓画师新作甫成,寓深邃秋心于金蕊,英姿豪迈孔武;此联以画意喻胸襟,切合而生动,平实而精致。

5
孙忠凯



步韵文龙先生《墨菊图》


走笔龙蛇动,披锋向墨端。

无虞肝胆照,从此客心宽。

抱朴云中降,归真叶底安。

西风吹不起,玉冕透香寒。


文龙读诗:

忠凯此作意境疏狂,辞藻闪烁,其形颇似隐逸者,其思则若有所待也。首联入题,赞作画者笔墨酣畅淋漓,风骨苍健。次联写观画之感,谓画意与我神魂相契,堪作知心,人生漫旅幸得同行者也。三联述菊之本心抱朴守贞,气接太虚而安于寸土,誉其胸襟廓大也。尾联承上意,谓风雨不动,灼灼其华,此秋英敢于自许之底气也。归拢全篇之意,尽见诗者守拙待时、晚节弥香之寄寓。

6
邱才扬



次韵文龙兄题节庵居士《墨菊图》


琴心融笔底,秋雁入云端。

点玉耽风急,浮金著色宽。

烟疏清露浥,香冷梦魂安。

还醉重阳日,孤芳傲晓寒。


文龙读诗:

才扬兄是作融赏画、咏菊、述志于一体,有活色生香之雅,亦有卓尔不群之雄。首联以“琴心”赞菊图柔秀清雅,以“秋雁”明其时序,用笔简洁。次联述菊瓣、菊蕊之色,随风点染,黄、白交错铺于旷野。三联述菊乡之韵,翠色凝烟,幽香若梦,最是人间宜居之境也。尾联述晚秋之景,纵是离丛孤菊,亦堪凌寒怒放,“还醉”语,不沉沦、不迷失也,此亦诗者与菊共坚贞之自许也。

7
赵俊和



步韵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欲待动秋色,先将笔墨端。

芬芳熏露重,憔悴减衣宽。

三径欣陶令,西风瘦易安。

花间一壶酒,只是觉清寒。


文龙读诗:

此诗立意谓画者预设文房诸物以迎菊之将开也,其描绘菊意,赞之哀之正反相对而作,或喻人间事难得尽如人意也。首联谓秋声未动,菊无踪影,而画家先备笔墨以候之,或誉画者之虔诚也。次联紧承前意,谓菊花终于开放,其馨浓郁,其形则“憔悴”也。三联述“对菊”之情,二人或欣然或清愁大相径庭。尾联亦奇异,花间置酒本乐事也,而“觉清寒”三字意颇阑珊矣。诗者或心有所憾也。

8
叶里杰



步韵文龙兄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寂寞清秋晚,高情入笔端。

临风知骨傲,对月觉心宽。

鸿富千芳竞,萧疏一菊安。

东篱诗煮酒,何惧雪霜寒。


文龙读诗:

里杰兄此作起于观图,收于寄兴,中间述菊之情韵,境宽而词丽也。首联扣图画,以“高情”寓画意清雅绝尘之美。次联具体况写秋菊风华,不苟亦不惧,凛然以天地为心。 三联以对比赞誉秋菊不慕虚荣,“鸿富”语,庞博奢华群芳竞艳,而菊独能托身于清凉一隅,此联物境甚为开阔,以反差之巨凸显菊性特异。尾联借陶渊明故事赋菊花以人格,恃天性而自重,无欲则刚也。

9
王 平



依韵文龙兄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秋萧惊木叶,菊艳解清寒。

风韵比屈子,高情如易安。

但凭金玉瘦,可释寸心宽。

相望诗成后,幽香出墨端。


文龙读诗:

王平兄此作咏菊诗也,于末尾宛转切题图之意,多角度扬菊之美、述菊之志。首联述菊“艳”之美,木叶逢秋多自飘零,菊以缤纷之色堪作物候主人。次联以菊性比人格,因屈、李二人菊缘深种,适于连接,赞菊高洁、淑婉之美也。三联夸赞菊瓣之“瘦”美,因其英挺坚毅之形也。尾联咏其“幽香”之美也,菊之韵,观者归心,赋诗为赞,而画师绘影传神,所作之图活灵活现,纸帛间隐约生香也。

10
崔广礼



次韵文龙先生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西风燃紫韵,霜蕊上枝端。

骨隽神姿朗,襟清逸气宽。

抱孤铭恪谨,守静解绥安。

伫影东篱下,相期共晓寒。


文龙读诗:

广礼兄此作偏尚紫色,解透菊语,与菊缔情,角度自有个性。首联以“燃紫韵”状秋日蓬勃厚重之气,寓菊之盛开当令得时也。次联述其风度,大气雍容,清雅秀逸。三联咏其品格,恭谨而不狎,安详于居停。尾联邀菊相与共度也,昔日东篱主人悠然顾望于清昼,今诗者重来,霜宵步月,与寒菊喁喁细语以待旦,另有一番情意投合也。

11
任恩扬



步文龙兄韵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欲写秋花色,诗情蕴笔端。

格高风骨硬,恬淡素心宽。

霜重寒香远,醇酣晓梦安。

拳拳思未竟,挥墨扫严寒。


文龙读诗:

恩扬兄此作述《墨菊图》成图之过程也,首尾相应,其布局谋定而后动也。首联述秋来画者酝酿画菊,细察之熟思之,“蕴”,引而未发。颔联、颈联即模拟画者所思菊之风貌神魂,高雅清正,矜持淡远。末联赞画者胸有成竹、笔有神助,“扫严寒”语,谓画面富含阳刚劲健之致。前后以“诗情”与“挥墨”对接,画图中诗意洋溢之境界,见其根源也。

12
傅冬青



依文龙先生韵读《墨菊图》


秋思融入墨,勾勒玉团团。

笔活枝惟挺,根遒叶渐宽。

清吟堪对月,傲立不依栏。

无惧时风冷,玄英自耐寒。


文龙读诗:

冬青女史此作先咏菊图,再阐菊韵,以渐变方式完成由菊图向菊枝的过度,其虚实相生的手法是一亮点。首联述秋思为作画缘起,“玉团团”,兼有质的晶莹和形的攒簇,细腻。颔联述菊之形,上句着落在画,下句切换到实物,巧妙。颈联写人与菊共度,雅致与坚韧是二者的共同气质及其连接点,含蓄。尾联以“玄英”语直接写到冬季,颇见菊之心具有豪壮的使命感。

13
东方泽华



步文龙兄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不为春时艳,秋来竞笔端。

菊花明月瘦,骚客素襟宽。

傲骨何清远,虚心自泰安。

常邀陶靖节,踏雪访高寒。

2017.03.27于听墨轩


文龙读诗:

泽华兄此作把墨菊图的成因看成是菊花的主动所为,这种反向着笔的写法颇为有趣。首联拟物,写菊不争春而偏好在秋季自荐为诗为画,“艳”字在此上下句明暗两用,诗画亦“艳”也。次联和三联写花前月下的“捉笔者”观菊、思菊以获取灵感的过程,得到素洁、清虚、安和等感知,并将以之作为墨菊图的风骨。 尾联意指希望能与靖节先生这种深具“菊性”的人为伍,履高寒而愈显本真。

14
尤明富



步文龙兄韵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东篱萧瑟处,秋意上眉端。

霜重金英瘦,情多句路宽。

酒酣心易醉,露冷梦还安。

谁与南山下,相携百岁寒。


文龙读诗:

明富兄此作咏秋菊而赋真情,达观沉着,善于正举反思,眼界开阔。首联写人在菊篱,坦然直面秋色滞重,心态稳实也。次联以菊喻世情,任凭环境局促,积极进取总能找到突破口。三联 以菊喻人性,取之而不逾其度,守正而不受蛊惑,便可内心泰然,不受惊扰。尾联极是深切厚重,既赞美菊之勇毅,历沧桑而不变,也寄望人逢知己,即使身处苦寒而有所倚托。 “百岁”语,深情而远视也。 

15
毛瑞花



步韵文龙先生题节庵居士《墨菊图》


一抹三秋意,涓涓出笔端。

天高生境阔,人淡寄怀宽。

霜冷无须道,魂清自可安。

花中真隐士,独守几重寒。


文龙读诗:

瑞花女史此作从图的意境引出对菊的咏叹,进而延伸到菊性与人品的关联性而予以礼赞,思路及层次俱清晰流畅。首联写画者深深体味“秋意”而画出“墨菊图”,至于秋意具体为何?次联作了概括:空阔、淡远,这也是对画境的补充说明。三联转向对“菊性”的刻画,似画中菊亦似霜中菊,谓其耐寒、守寂,自强于世。尾联是为菊花树名,“花中隐逸者”是其本色,“独守”语,颇见怜惜之情,抑或自励之语也。

16
骆观旺



步韵文龙先生题节庵居士《墨菊图》


不争桃李色,幽静宿篱端。

清气江山丽,素怀天地宽。

秋凉千萼废,风凛一枝安。

莫笑黄花瘦,黄花耐岁寒。


文龙读诗:

观旺此作咏菊诗也,笔下时空置景、物象描绘豁然大气,风格雄健。首联述菊花之开,与陪衬之景横隔春秋两季。次联述菊花清雅气韵,以混茫空间为背景,甚是宏丽。三联与首联相似,都是写菊花开放之怡,只是后者明显带有客观性,通过映衬突出其“孤高”。尾联赞菊花品格,“耐岁寒”是其品格中第一元素,此处可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复语“黄花”,渲染其主体性,有一咏三叹之余响。

17
王 杰



步韵文龙兄题咏节庵居士《墨菊图》


读君知桂月,霜墨入毫端。

骚客怀秋远,诗人设境宽。

孤标含玉蕊,傲世问天安。

苏子黄州去,金英满地寒。


文龙读诗:

阿杰此作气息灵动,内涵层叠,雅辞纷披。首联“桂月”语,切题图,谓八月见菊乃知金秋入序也,作画相庆正其时也。次联述诗家咏菊之趣致,慨然高骛,情怀漫卷,“骚客”与“诗人”大同小异,骚客特指胸有郁勃不平者。三联状菊之行迹,其耽于空寒之境,磊磊然知所自处也。尾联引传说中王、苏论菊诗话故事,寓意高明豁达之士,无处不可以安身立命,暗切所谓菊之耐寒,基于秉性顺势而为也。

18
刘宇辉



题节庵居士《墨菊图》


一梦随心起,乘风跃墨栏。

钩藤牵翠盖,疏热散昏寒。

来去何曾问,卑恭自已盘。

傲霜新煮瓦,率性再期欢。


文龙读诗:

这首诗以《墨菊图》画面为兴起,渐次展开咏菊。首联以前后交互的手法叙述画幅中的墨菊临风摇曳,具有梦幻般的意象美。接着第二联写菊枝攀爬在篱落间的情形,“翠盖”原指荷叶,这里代指叶片团簇的样子,下句意指菊枝疏朗有致。第三联代拟菊语,指菊花不在意时令如何安排自己的开开谢谢,重要的是自己始终坚持低调、严谨的处世态度。尾联“煮瓦”语,当指“餐英”为食的习俗,秋菊期待与高雅之士诗酒相欢也。

19
高盛毅



步韵文龙君题节庵居士《墨菊图》


梦里邀彭泽,种花篱上端。

雍容倾国色,洁骨倚衣宽。

常得君王喜,难教诗客安。

谁怜九重九,高处更知寒。


文龙读诗:

盛毅兄此作咏菊诗也,述其诸般韵致,赞其出群之格,意托亲近。首联述梦邀陶令、篱边培菊,语虽奇幻,旨在追齐古人爱菊之心。次联述菊之形容,千姿百态中不乏惊艳者,而高洁气质无一外之。三联述菊之文采,“君王”嘉其清正,“诗客”则发幽探微,千百年来迄无止尽也。尾联替拟菊之心语,处高而守贞,固是分所当为,只不愿世人横加猜妒也。咏菊而不悲秋,颇见诗者光明心境也。


平台顾问:包德珍 古木 博核 傅占魁

责任编辑:王淑梅

策划编辑:孙忠凯 李静莹 郁犁 于影

陈立新

初审编辑:毛瑞花 祁凤杰 雷春翔

复审编辑:高盛毅 汤宪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