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宗庙孙坚得玉玺,联志士王允谋董卓——董卓(十八)

 金色年华554 2017-04-24

话说由于胡轸领导能力差,引发了吕布为首的诸将的不满,结果众将不但不和胡轸协力对敌,反而由吕布为代表给胡轸捣乱,结果孙坚再战告捷,直接将军队开到了距离洛阳仅有九十里的地方。当时自信满满的董卓虽然将洛阳城焚毁,但是仍然还驻留在洛阳,面对孙坚的进逼,董卓亲自出击,与孙坚在诸陵园之间交战,结果遭到孙坚重创,他留下吕布掩护,自己退守渑池,在陕县集结兵力。孙坚则继续进攻洛阳,与留守的吕布交战,吕布最终也不敌败走,留下朱儁继续抵抗,朱儁跟董卓显然不是一个心思,自然不会替董卓抵抗孙坚,而是暗中和孙坚联络,迎接孙坚大军进入洛阳。

当时洛阳已经空虚,数百里内没有烟火,如同废墟一般。孙坚入城,见东汉两百年来的都城(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如今却是如此惨状,无比惆怅,不由得潸然泪下。于是孙坚率部打扫皇帝宗庙,用猪、牛、羊进行祭祀。竟然机缘巧合,在城南甄官署的水井中,找到了十常侍之乱时丢失的传国玉玺。

据裴松之《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记载,孙坚当时驻军洛阳城南,附近的甄官井上,早晨有五彩云气浮动,众军惊怪,没人敢去汲水。孙坚命人下到井内,打捞出了传国玉玺,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文字是“受命于王,既寿永昌。”人们都说,这是当年张让等作乱,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人在混乱时投到井中的。

扫宗庙孙坚得玉玺,联志士王允谋董卓——董卓(十八)

当然这肯定是传说,《江表传》本身就是一部有很多值得质疑的记载的史料,里面很多记载都需要推敲来判断是否合理,当然里面也不乏真实史料存于其中,不过有些奇异的记录竟然也被录于《三国志 吴书》当中,就好象说“孙坚出生前,孙氏祖坟数有光怪。五色云气,上连于天。”的记载一样。古人在记录特别著名的英雄人物的时候都会附合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吕雉给藏在山中的刘邦送饭菜,总是能找到他,说原因是能看到刘邦藏身处上方有龙盘踞。而这些传说居然就记录在正史里,也是让人有些尴尬的,不过读者们倒是都很乐于读这些方面的记载,因为会觉得新奇有趣吧。

孙坚整饬部队,准备分兵出新安、渑池间进击董卓。而董卓方面为了防孙坚再来进击,董卓便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制衡山东群雄,自己则退往长安。孙坚修复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后,见董卓布防严密,则引兵回到鲁阳。

孙坚为什么要撤离洛阳回到鲁阳?《三国演义》里说是孙坚得了玉玺后心存异志,于是背弃联盟,独自撤离。这是完全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我们已经介绍过,联盟中真正主动向董卓出兵的,只有孙坚和曹操,王匡属于还没有出兵,就被董卓偷袭了。而联盟中的其他诸侯势力除了饮酒高会再无任何行动。说孙坚背弃联盟显然就是无稽之谈。

扫宗庙孙坚得玉玺,联志士王允谋董卓——董卓(十八)

那么孙坚不在洛阳继续巩固战果,而是选择撤回鲁阳的真正原因,是有很多因素的,据我分析大概原因是下面三点:

第一:他势单力孤,当时,除了孙坚在不断的与董卓作战外,其余的关东群雄早已将这事置之脑后,如此一来在董卓布防严密的情况下,孙坚孤军很难进取;

第二:还有说孙坚在得到玉玺后,心怀异想,我本身是不赞成这种猜测的,毕竟身怀玉玺在洛阳也好在鲁阳也好都是一样的,不过也有说法是袁术得知孙坚得到玉玺后就扣留了孙坚的家眷,威胁孙坚交出玉玺,孙坚只好撤兵。这个说法我认为,有可能,但是值得推敲,因为直到后来孙坚受袁术的派遣去攻打刘表并战死杀场,也没有承认找到玉玺并把玉玺交给袁术,所以我觉得应该是袁术可能提出过要求孙坚带兵回来,至于扣押家眷袁术未必有这个胆子。那么孙坚为什么要听从袁术的要求撤兵,我们前面就讲过,孙坚所部的给养和粮饷一直是由袁术提供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反董卓联盟中的诸侯们整日置酒高会,不但没有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反而喝酒喝出了矛盾和意见,为了各自扩大自己的势力,纷纷相互兼并割据。袁绍、袁术虽为兄弟,可互相之间也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因袁术不赞同袁绍拥立新帝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而翻脸决裂。袁术已经发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但是在孙坚去攻打董卓之时,袁绍作为反董卓联盟的盟主不但不发兵支持,反而却改派周昂(一说为周禺)为豫州刺史,并指使周昂率兵袭取孙坚的豫州刺史治所:阳城。这货担任盟主,自己不采取行动率领大家讨董,反而攻击联盟内部的讨董先锋,这样的联盟还能有什么作为?让做事的人得有多么的寒心和失望!

孙坚得此消息后,十分感叹:“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未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说完,不由得仰天长叹,泪流而下。事到如此,孙坚只好挥师攻打周昂,周昂哪里是孙坚的对手,被打得溃败逃遁。而反董卓联盟也慢慢的瓦解消散,中国便由此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扫宗庙孙坚得玉玺,联志士王允谋董卓——董卓(十八)

再说董卓,于夏季四月,抵达长安。公卿都来迎接,在他车前参拜。董卓击掌对御史中丞皇甫嵩说:“皇甫义真(义真,是皇甫嵩的字),你害不害怕?”皇甫嵩回答说:“您如果以德辅佐朝廷,那将是天大的好事,我有什么害怕的!如果你随意杀戮,滥施刑罚,则天下人人畏惧,那害怕的又岂只是我一个人呢!”

然而董卓到了长安以后所做的,依然还是大肆行使自己手中的特权,加封董氏家族成员。他首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越礼配备宗族和家臣,地位与皇家公主相当。同时,董卓又拜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雩侯,侄子董璜为中军校尉,都执掌兵权。另外还封自己年幼的孙女为谓阳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意思是董卓侍妾刚生下的儿子也都被封为侯爵,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绶带当作玩具。

同时董卓的党羽要拍董卓的马屁,想依照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先例,尊称董卓为“尚父”。董卓征求蔡邕的意见,蔡邕说:“您的威德,确实很高,但我觉得还不能与姜子牙相比。应该等到平定函谷关以东的叛乱,皇帝返回旧京洛阳,然后再议此事。”于是董卓作罢。

据《魏书》记载:董卓专门指派司隶校尉刘器登记所谓“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臣民,凡是册上有名者,都应处死,财产没收。而这名册上的名字则完全由个人意志决定,没有一定之规。于是有许多人互相诬告,含冤而死的人数以千计。很快整个社会便民怨沸腾,冤狱遍地。百姓惶恐不安,在路上相遇时,只敢用眼睛相互示意。长安地区由此陷入了董卓的恐怖统治之下。

曾经在长安就任董卓领导的卫尉张温,曾经担任过太尉,在当初用诏书召见董卓开始,就对董卓的无礼行径很不满,如今更是对他飞扬跋扈、野蛮残忍的行为极为不满。董卓也一直看不上张温,视张温为眼中钉,为了拔掉这一心头上的肉中刺,董卓便在朝中散布谣言,诬蔑张温与袁术长期勾结,对抗朝廷。不久,于冬季,十月,壬戌(初一),在闹市中笞杀张温(就是用鞭杖等刑法将张温活活打死)。可怜张温当初不能听取孙坚的意见将董卓军法从事来明正典刑,如今不但为国家和百姓带来了重大灾难,而且自己也死在了这个恶魔手里,为自己当初的错误买了单。

扫宗庙孙坚得玉玺,联志士王允谋董卓——董卓(十八)

董卓所乘坐的车辆和穿着的各种衣饰,都与皇帝的一样。他对尚书台、御史台、符节台发号施令,尚书以下的官员都要到他的太师府去汇报和请示。他又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堡坞,墙高七丈,厚也有七丈,里面存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他曾经自言自语说:“大事告成,可以雄据天下;如果不成,守住这里也足以终老了。”

董卓性情如此残暴,随意杀人,部下将领言语稍有差错,就被当场处死,致使人人自危。而讨董联盟的诸侯们又已经各自割据,不能再有所指望。在这种局面下,董卓控制下的朝廷中那些曲意逢迎董卓的官员,只好私下谋划如何从内部积蓄力量来除掉董卓,从而颠覆董卓的统治。而这些官员便是以王允为首。

我们前面篇章就已经交代了,在董卓将汉献帝前往长安后,董卓虽然火烧了洛阳,但是仍然是留在洛阳的,直到他和吕布都先后被孙坚击败后,他才回撤到长安,而在此期间长安的大局便是由王允所主持。原因就是王允对董卓采取的是表面敷衍,曲意逢迎的态度,并因此获得了董卓的信任。

然而王允暗地里一直在寻找着志同道合的同僚,并积蓄力量,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计划。王允首先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划。为了控制一定武装力量,王允等人极力向皇上推荐、保举护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同时还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掌握一定的地方势力,并且命令他借讨伐袁术为名,带领兵马出道武关,实则为将来反戈回击董卓作准备。但是士孙瑞的行动让董卓起了疑虑,因此没有同意外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去攻打袁术,而是决定把士孙瑞留在长安城。王允听说后,便顺从董卓的意思,擢升士孙瑞为仆射。另外又擢升杨瓒为尚书,以此团结并晋升了这些志同道合的官员,为最后反击董卓做着进一步的准备。

扫宗庙孙坚得玉玺,联志士王允谋董卓——董卓(十八)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董卓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王允本想拒绝,士孙瑞对他说:“在大事没成功之前,我们不能有丝毫破绽,您与董卓加官进爵,朝廷百官都瞻仰您的崇高品节,何乐而不为呢?不要因意气而误了大事啊!”王允认为有道理,便受命听封。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春天,天下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连续下了两个多月的雨。王允和士孙瑞、杨瓒等人借登台祭祀乞神之机,紧急商议谋杀董卓的行动方案。士孙瑞严肃地对他们说:“自从去年岁末以来,太阳阴晦不照,淫雨连绵不断,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应该有个尽头。现在我们时机已基本成熟,如果不把握天机,先发制人,恐怕以后后患无穷啊!请你们认真考虑考虑。”王允很赞同士孙瑞的意见,决定伺机尽早行动,以图董卓。可是,董卓爪牙密布,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力大无比,凶残毒辣。前面有了伍孚的先例,如果不采取万全之策,一旦失手,不但前功尽弃,而且后果不堪设想。王允提议,可以安插内应,里应外合,杀他个措手不及。

但是究竟如何安插内应,才能够做到保证刺杀董卓的行动完满完成呢?对于这个人选,王允和士孙瑞等人思量了很久也没有十分理想的人选,恰在这时一个能完成此次行刺计划的理想人选主动找上了王允,为王允计划的实施迎来了曙光~!

欲知王允刺杀董卓的计划将如何实施,敬请期待董卓(十九),或者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知兴替 History_Talk,我在那里面更新得比较及时,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