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掷手戟吕布生怨,杀董卓百姓欣欢——董卓(十九)

 金色年华554 2017-04-24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犹不生。

话说王允密谋里应外合要图谋刺杀董卓,但是安插内应的人选却让王允很是挠头,因为这个人选是这个计划成败的关键所在。正当王允苦恼之际,却迎来了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的主动上门,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布!

掷手戟吕布生怨,杀董卓百姓欣欢——董卓(十九)

吕布因何事主动上门来找王允?来诉苦。诉什么苦?就是让王允来帮忙量一下他的那个心理阴影的面积。我们前面提到过,董卓性格暴躁,情绪不稳定。吕布曾经因为小事惹怒了董卓,董卓盛怒之下向吕布掷了手戟,所幸吕布身手敏捷,躲了过去,并赶忙向董卓施礼赔罪,董卓的怒火才平息。而且董卓很快就把这件事给忘了,依然对吕布信任如初,让他做自己的贴身侍卫,同时担任负责保护自己家眷的任务。但是吕布的心理可是就此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这也难怪,毕竟要不是他吕布武艺超群,被董卓那一下要了性命也保不齐啊。

别说吕布了,以董卓的脾气,谁在他身边不都得提心吊胆的?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就发了脾气?而且更关键的是,吕布这个保护董卓家眷的任务完成的也不怎么好,倒不是有人敢图谋董卓的家眷,而是吕布自己监守自盗了,和董卓的一个侍妾(也有说是婢女)偷情。这个侍妾就是《三国演义》里貂蝉的原型。

《三国演义》里说貂蝉是宫廷中的女子,被王允收养,并认作干女儿,并把她同时引荐并许给了董卓和吕布两人,从而离间了二人的关系,最终导致吕布和董卓翻脸,并刺杀了董卓。

其实呢,貂蝉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也不是姓貂名蝉,而是宫廷里女官的官位名字之一,就好象武则天在遇到李治以前,就是个“媚娘”(媚娘也是宫廷女官的官位名之一)。而且就算真有这么个女官貂蝉,她也不会被王允收养,认作干女儿。那是皇帝的女人,怎么会被王允领回家?被董卓领回家倒是很可能,因为董卓曾经经常夜宿皇宫,奸淫宫女,包括公主。

掷手戟吕布生怨,杀董卓百姓欣欢——董卓(十九)

那么鉴于董卓发起脾气来,有不顾吕布死活的先例,再加上吕布监守自盗了董卓的侍妾,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可就闹心了,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自己的奸情败露,董卓会要了自己的小命儿。烦闷之余,便找上王允来诉苦。当然,他不会说自己监守自盗的事儿,但是董卓向自己掷手戟的事儿他是一定要倒倒苦水的。

为什么会找上王允?而不是别人,原因很简单,吕布和王允都是并州(山西)人,是大同乡,并且在很久以前吕布因为武艺出众在并州刚开始扬名时,王允就和吕布结识了,所以是老相识了,所以吕布在无比闹心的情况下,上了王允的门儿。吕布能在董卓如此残暴的统治下,向王允诉董卓的苦,可见吕布对王允是足够信任的。

听了吕布的诉苦,王允心里这个高兴啊,缺个内应,正好送上门一个最佳人选,机会难得啊。而且既然吕布对自己足够信任,王允便索性把谋划刺杀董卓的事告诉了吕布,并邀请吕布入伙,参与此事,做那个至关重要的内应。要说呢,王允这个人是有着很强的地域情结的,他对于并州子弟,有着发自内心的那么由衷的好感和信任感,可以说是严重的老乡情结。而在这件事上,王允这么做,已经不仅仅是信任吕布这么简单了,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家性命押在了吕布身上。

掷手戟吕布生怨,杀董卓百姓欣欢——董卓(十九)

然而,一开始,吕布是不答应的。吕布对王允说:“董卓虽然让我有些提心吊胆,但是好歹他也是我的义父啊,怎么能动手杀他?”(其实呢,吕布这辈子就认了董卓这么一个义父,《三国演义》里说丁原也是吕布的义父,其实不是,丁原只是因为吕布的武艺出众而比较重视吕布,并没有达到认吕布做义子的程度。)闻听此言,王允语重心长的对吕布说:“奉先啊,你姓吕,他姓董,你们又不是骨肉关系。更何况如今你顾虑自己的生死都来不及,还谈什么父子!如果说义父义子的恩情的话,那他在向你掷手戟的时候,可曾念及你们是义父子了吗?”吕布为之一呆,觉得王允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答应了王允的要求,也加入了王允领导的这个刺董计划。

然而,杀董卓那天,先动手的并不是吕布,而是吕布的小同乡,官居都骑尉的并州五原人李肃,注意,李肃也是并州人,可见王允确实有着极大的地域情结,对着并州同乡有着无比的信任。李肃在《三国演义》中被演义成了董卓收买吕布的中间人,其实历史的真相是在刺杀董卓这个行动之前,李肃这个跑龙套的连个亮相机会都没有。直到刺董行动开始那天,李肃可算是露了大脸。

那天是夏季,四月,丁巳(初九),正值小皇帝(献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朝中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朝。从军营到皇宫的道路两侧警卫密布,左侧是步兵,右侧是骑兵,戒备森严,由吕布等人在前后侍卫。王允命士孙瑞自己写了诏书交给吕布。吕布则让同郡人、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冒充卫士,身穿卫士的服装,埋伏在北掖门等待董卓。董卓一进门,李肃便出其不意,率先挺戟刺去,哪知董卓内着铁甲,未能刺入,只伤了他的手臂,但李肃这一刺也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了,董卓虽然没被伤到要害,却也因为李肃用力过猛而跌到车下。董卓滚落马车时还不知道吕布已经叛变,并且也参与了这次密谋,大叫道:“奉先何在?”不成想吕布却说:“奉皇帝诏令,讨伐贼臣!”董卓大骂道:“狗崽子,你胆敢如此!”吕布没等董卓骂完,就抢步上前,一脚踏住董卓胖大的身躯,双手持铁矛对准老贼的梗嗓咽喉,一矛下去将他刺死,结果了老贼董卓的性命,并催促士兵砍下他的头颅。主簿田仪及董卓的奴仆扑到董卓的尸前,也被吕布挺矛刺死,一共只杀了这三个人。吕布随即从怀中取出士孙瑞所写的献帝诏书,命令官兵们说:“皇帝下诏,只讨董卓,其他人一概不问。”官兵们听后都立正不动,高呼万岁。

掷手戟吕布生怨,杀董卓百姓欣欢——董卓(十九)

百姓们听闻董卓已死,争相奔走相告,那可真是“喜大普奔”啊,在大街道上唱歌跳舞,以示庆祝。长安城中的士人、妇女卖掉珠宝首饰及衣服,用来买酒买肉,互相庆贺,街市拥挤得水泄不通。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以及留在董卓所建堡坞的董氏家族老幼,都被他们自己的部下用刀砍死,或用箭射死。可见堡垒建得再牢固,不能团结人心,攻破它的一定是内部自己人。

董卓的尸体被拖到市中示众。当时天气渐热,董卓一向身体肥胖,油脂流到地上,看守尸体的官吏便作了一个大灯捻,放在董卓的肚脐上点燃。居然从晚上烧到天亮,一连烧了几天。受过董卓迫害的袁氏家族的门生们,把已被斩碎的董家人的尸体也聚拢起来,焚烧成灰。但是董卓被砍掉的脑袋却被吕布收了起来。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据说是当时流传的一段童谣,为《三国演义》所引用,史料中有此记载的是《英雄记》,《英雄记》在史料文献中也会存在一些附会的记载,我是比较怀疑这段内容的真实性的,毕竟这个童谣太过简单,董卓也不是个文盲,如何能听不出来?听出来的后果恐怕会很严重的,所以就算有此童谣也一定不是在董卓活着时候开始流传的。

就此,这个历史上最早的靠黑社会起家的大佬便结束了他盛极而衰的一生,因为他而获得荣华富贵的家族也被王允下令屠了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而执行该命令的正是皇甫嵩。而王允则因为策划并领导了这次行动而成为了东汉朝廷新的掌权者,吕布则成为了他重要的左膀右臂。面对董卓留下的部队和势力,王允则面临着如何处置的重大决断~!

预知王允将如何处置董卓留下的凉州集团,敬请期待董卓(二十),或者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知兴替(History_Talk),我在那里面更新得比较及时,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