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五虎的盈利能力PK

 1930BRK 2017-04-24

今天玩一下数字游戏,将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同仁堂、东阿阿胶和片仔癀五只中药股从2008年到2016年的盈利能力来一个大PK。

首先,直接看净利润。

过去几年,这五只股票的净利润不但都维持了稳步上扬的趋势,而且连彼此间的排名都几乎没有改变,从整体上看,原本利润基数较高的云南白药和康美药业等,反而实现了更高的增速。

云南白药前几年还能保持高的增长速度,但从2013年开始,增速明显放慢,而康美在高位上还是保持了稳定的高增速,并在2016年实现了对云南白药在净利润指标上的超越。由此,康美药业成为净利润以及净利润增速的双冠军。

由于云南白药近几年增速的放慢,东阿阿胶的累计增速也超过了白药,而成长最慢的同仁堂也有260%的增速,年均增长约18%,在成熟型的公司中也可以说令人满意。

接着,看营业收入。

康美药业的营业收入以超过11倍的增速独占鳌头,这也是他利润增长的根本动力。如果说其他四家公司几年间的经营结构没有太大变化,而只是稳定的成长的话,那康美药业真的是一年一个新突破,几年下来,经营的范围以及产业链的长度得到了极大地延伸,从原来的中药饮片,到中药材贸易,到中药城,到食品保健品,到中西药品和医疗器械贸易,再到终端的电商、直销、连锁药店和智慧药房,再到最近大力发展的医院、中医馆、养老中心、社区体验中心,甚至还在谋划金融期货、租赁、保险、第三方支付,不断在大健康的各个相关领域渗透和延伸。从绝对值上看,如果康美药业2017年继续维持高增速,那么他就很可能在营业收入上也可以超过云南白药了。

同仁堂和云南白药营收的增长主要靠经营地域和产品品类的增加,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来实现,其中云南白药依靠云南白药牙膏等消费品的带动,使之在较高的基数上依然获得很高的增速,但从云南白药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的对比看,营收增速基本稳定但利润增速2013年起明显转慢,这显示云南白药营收增长更多是靠低利润产品的增长带动,原有核心产品的增长或许已经遇到瓶颈了。而东阿阿胶和片仔癀则在产量有限的情况下依靠产品的提价以及发展其他增值产品来带动成长。总的来说,这四家公司在经营格局上没有太大的突破。

毛利率:

东阿阿胶和片仔癀都是供不应求的紧缺产品,拥有不断提价的能力,在消化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后,毛利率还能继续大幅提高。东阿阿胶的毛利率突出,屡次提价仍获市场认可和接受,其品牌能力之强可见一斑,但坚持高端定价,获得高利润的同时,也使东阿阿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这是必须的代价。可以说,提价,使他们营收和利润增长的最大动力,只是不知道这种动力什么时候会到达极限。

同仁堂和云南白药作为品牌产品和品牌渠道,保持了毛利率的基本稳定。其中云南白药整体的毛利率也偏低,和他也有经营普通医药产品有关,这拖低了整理毛利率,而这几年略有下滑,应该与他销售结构中的普通医药产品和贸易产品比例的增加有关。

五家公司中,康美药业应该是最艰难的,他的核心产品象中药饮片等,看起来只是一些大路货,竞争者众多,并没有片仔癀的独家垄断,经营资历尚浅,牌子上也没有同仁堂、东阿阿胶、云南白药那么深入人心,同时在经营结构中,贸易收入占了大头,因此在企业整体的毛利率上很难与更专注于品牌产品运作东阿阿胶等相比美。即使是只有30%的毛利率,能保持下来也难能可贵。

虽然看上去康美药业毛利率也略有增加,维持在接近30%的水平,但是为实现这个利润,他将产业链无限延长,往上游通过种植延伸到田头,往下游连最终端的零售、配送、代煎中药、药膳都做了,就差亲手将产品送到客户嘴里了,而在中间环节,为了掌握稳定的销售渠道,他将中药城、药房托管甚至直接收购医院等都做了。所以康美药业的这30%,绝对是最辛苦的钱,她赚到的不是品牌和技术的钱,而更多是中药和渠道资源运营的结果,在企业和产品品牌的打造上,康美还有待提高。

总体上说,毛利率越低的营收规模越大,这是由不同的经营模式决定的。

净资产:

为了实现经营规模和利润的增长,我们还要看这些公司投入了多少资源,看企业的成长是靠资源投入堆积起来的,还是靠经营效率的提高获得的。

不出意料的,康美药业在其中一枝独秀。净资产增长近9倍,这已经非常接近他的营业规模和净利润的增长水平了。而康美药业的净资产增长则主要得益于其频繁的再融资。增发新股、配股、可转债、优先股,康美药业可以说是用尽了他可以用的各种融资手段,以至于因为频繁的融资受到了不少的质疑。

五家公司中,同仁堂的净资产扩张比较慢,除了为数不多的债转股以外,基本没有使用股权融资,净资产的增长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的积累。东阿阿胶除了2009年有认股权证行权以外,也极少再融资,但由于净资产收益率高,积累速度快,所以净资产规模增速也非常可观。

五家公司中,只有片仔癀的净资产增幅超过了净利润的增幅,显示其资本收益水平有所下降。

资产负债率:

观察这个指标,主要是看企业为了成长,是用了多大的杠杆。而在这个指标中,康美药业继续领先于其他公司。

虽然多次股权融资,但康美药业的负债依然高居不下,这与他在账上现金充裕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大额借钱有关系。为什么他需要这么多现金,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久,至今没有清晰的答案。

同仁堂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52%。由于同仁堂没有使用股权融资,以至于净资产增长幅度低于业务增长幅度,其中的差额就由提高负债水平来弥补了。虽然资产负债率提高了不少,但依然保持在不到30%的较低水平上,不需要有太多担心。

片仔癀和东阿阿胶在业务基本没什么扩张的情况下,随着利润的增加和积累,资产负债率不断走低也是理所当然。

净资产收益率:

同仁堂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和它的负债率提高,经营刚刚加大有关。由于资产负债率仍然比较低,而且同仁堂经营稳健,所以这应该是可以维持的。同时,虽然提高了33%,但同仁堂ROE的绝对值依然是几家公司中最低,可见经营效率不高。

在净资产扩大十倍的时候,康美药业的ROE依然有大幅提高,这意味着康美药业所处的市场具有很强的吸纳资金的能力,也是康美可以不断融资的重要前提。ROE的绝对值较低,与康美药业频繁再融资搞大了净资产技术有关,不代表实际收益水平就低。

东阿阿胶ROE最好,并且略有提高。云南白药有下降但也还算稳定。片仔癀ROE下滑明显,在经营收入和毛利率都上涨的情况下,只能说是片仔癀的经营管理能力不理想了。

实际运营净资产:

表面上看,康美药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偏低,它的利润增长就应该和他不断融资导致的净资产规模和资产负债率相关,所以,他的成长可以说是靠资金的投入和不断增加的经营杠杆来实现的,似乎在经营中也没什么特别的本事。

但是,假如我们关注另外一只指标,就有不一样的结论,这就是公司资产中的实际运营净资产。我不晓得用这个词是不是准确,在这里,我的设定是:

实际运营净资产=公司净资产-货币资金

为了计算实际运营净资产,我们就要先看各公司账上货币资金的变化:

随着康美药业资产规模的扩大,它的货币资金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在飞速增长,到2016年末更达到273亿元之多,而相比之下,他的净资产只有291亿,这说明,康美药业多年来持续融资所得来的资金,竟然绝大部分还躺在公司账上。扣除这些现金,公司实际投入运营的净资产竟然只有18亿元!与2008年相比,这个数字只增长了24%,却支撑了公司业务额和净利润超过10倍的增长!先不管康美药业放这么多现金在账上是否合理,仅从数字上说,超高的现金储备,掩盖了康美药业超高的经营效率。

216亿的营收规模和33.4亿的净利润,对应的只是18亿元的实际运营净资产,假如再扣除在建的中药城以及还埋在地里的许多人参作物等很多还没有参与流转的资产,那么这个数字应该就是负数了。

这么低的实际运营净资产,意味着在经营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即使康美药业拿出200亿出来分红,他也可以保持目前的盈利能力,意味着康美药业继续扩大业务规模,也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资本金,更意味着康美药业现在账上的巨额资金具有非常强大的再投资和扩张能力,其或许发展潜力因此可以更看高一线。

从发展态势看,康美药业大健康生态的搭建已经基本成型,除现有的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药品和医疗器械贸易等业务市场份额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外,未来还会大力进军医疗服务行业,其中,康美充裕的资金、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以及各业务板块的协同作战,将为他带来极大的助力。

从上表的对比看,同仁堂的运营净资产也只增长了22%,支撑了业务规模260%和净利润311%的增长。资金运作效率也非常出色。

其他几个公司看上去略有逊色,但也不能由此就做简单的判断。例如东阿阿胶的运营净资产就增长了11.26倍,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都高得多,但这不等于东阿阿胶为了增长投入了更多资源,因为在扣除货币资金后,东阿阿胶竟然还有48.325亿的委托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虽然比货币资金要高得多,但与其投入到经营中的净资产的收益率相比还是差得远了。因为再扣除委托理财后,东阿阿胶就用20亿运营资金产支撑了63亿的营业规模和18.5亿的净利润。虽然比康美药业还差很远,但也是很理想的数字了。

从以上多个盈利指标的PK中,虽然五家公司都非常优秀,但优中选优,康美药业在业务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上都是领先的,在实际运营净资产指标中更是非常出色,未来发展能力和空间更大,无疑是中药五虎中的王中之王!虽然康美成长迅速,但市场给予的估值一直不太高,市值增长仅仅是与净利润增长相匹配而已,这应该是市场低估了康美药业在业务上持续开拓的能力,也低估了其实际的经营能力。但由于频繁的再融资对原股东权益的稀释也很明显,所以康美药业的股价涨幅远不如市值涨幅那么靓丽。

东阿阿胶和片仔癀将继续受益于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其中片仔癀在经营管理上有更大的可提升空间,其市值的增速也显示了市场对其经营提升的预期。而东阿阿胶市值增幅小,原因只能是之前的市场给予他的预期和估值太高了。

同仁堂的经营稳定但保守,进取心不足,资本经营效率不高,浪费了这个好牌子。

云南白药的发展已经露出疲态,但在产品和经营格局上还没看到大的突破,暂时不要就太大希望了。


感谢理性人的数据及图表支持。@b_ing 

由于财报对比图最多只能列出五家公司,限制了对比范围,略有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