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些胃病患者,转变为癌的几率高呢?

 容得草堂 2017-04-24
中健网2017-04-21阅读原文

4月15-21日是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而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总的趋势是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而哪些胃病患者,转变为癌的几率高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请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一科主任刘建平来为我们介绍一些我们不可不知的有关胃癌的一些常识。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且胃镜常规检查未普及,我国60%-80%的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加上现有治疗手段获益有限,预后差,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过20%。刘建平主任提醒有胃癌前病史,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患者,以及胃癌患者一级亲属都应该注意经常到医院检查。另外,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都是胃癌高危因素。

关于胃癌的中医治疗方面,刘建平主任说,胃癌癌前状态属中医“胃痞”“胃脘痛”等病范畴。饮食不节、劳倦、七情所伤、经络瘀阻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最常见病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是决定性因素。正气虚弱是发病的关键,气滞、湿热、阴虚、邪毒、血瘀是病理基础。常见治法可归纳为调理脾胃、调节升降、消痞除胀、清胃热、祛瘀通络、补益气血、化湿浊醒脾胃及滋养胃阴等8个方面。

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胃癌前期病变通常表现为胃脘部饱胀、痞闷、隐痛不适、纳差、胀满、嗳气,舌质多红或紫暗、舌苔黄燥或黄腻,脉多弦滑或滑数。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一科以浊毒理论防治胃癌前期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使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或消失,从而扭转了胃癌癌前期病变不可逆转的观点,使胃癌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

在日常调护上,刘建平主任表示,对疾病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避免精神紧张,保持情绪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劳累等因素反复作用,可造成大脑皮层机能平衡失调,导致胃出现各种病理改变,长期的失调可产生器质性病。

一日三餐或四餐为好,不吃零食,给胃一个休息时间,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忌食煎炸、辛辣、油腻食品。尽量少吃坚硬干果类食品。如花生、瓜子等干果,如咀嚼不充分,这些事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影响治疗效果及恢复。

饮食不可过精,要粗细搭配,适当吃一些粗粮,如小米面、玉米面等。若长期食用过精食品,可导致维生素的缺乏,而维生素的缺乏容易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戒酒,忌饮浓茶、咖啡、碳酸饮品。生活调护应顺应四时季节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患者更应注意起居调护,按时进餐,按时休息,劳逸适度。适量运动。戒烟。

最后,刘建平主任提醒,要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就诊接受胃镜及病理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以防万一;如遇症状加重、消瘦、厌食、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刘建平: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一科主任,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巾帼建功”明星,白求恩式好医生。世界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会常务委员。刘建平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30年,擅长运用浊毒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肠化及异型增生、真性无酸、胃癌前期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胰腺炎、消化道肿瘤、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便秘、腹泻、口腔溃疡、失眠等疾病。获得多项省科技进步奖,主编专业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

中健网∣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