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搜神记》中鬼怪故事《汝阳鬼魅》考证

 历史探奇 2017-04-24
    《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的历史名著,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在《搜神记》中其中就有发生在我们现在商水境内的故事。如《汝阳鬼魅》一文中的“汝南汝阳”,即汉朝时的汝南郡汝阳县,其地点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城西部的张庄乡城上村。位于该村的“汉汝阳故城遗址”即其县治所在地,己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现将该书的《汝阳鬼魅》记录于下,与大家一起品读研究。
    《汝阳鬼魅》【白话文】
    后汉时,汝南郡汝阳县有个西门亭,里面有鬼魅作怪。在那里留宿的旅客,总有人死亡。其中被害得严重的,头发掉光,骨髓被吸干。查问其中缘故,人们说:“这里原先就已有怪物。后来郡府属官,宜禄县人郑奇来到这里,在距离西门亭还有六七里的路上,碰见一个长相端正的妇人请求搭车,起初郑奇还有点为难,后来还是让她上了车。到了西门亭,郑奇走到亭子阁楼前,亭卒阻止说:'这楼不能上去。’郑奇说:'我不害怕。’这时天也快黑了,郑奇就上了楼,与搭车的妇人一起睡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郑奇就动身出发了。亭卒上楼打扫清洁,看见一个妇人的尸体,很吃惊,赶忙跑去报告亭长。亭长击鼓召集西门亭所属各里吏前来察看辨认死妇。得知她是亭西北八里吴家的妇人,才死没多久,夜晚正要装殓,灯就熄灭了,等到再点亮灯,妇人的尸身不见了。后来吴家人来西门亭把妇人的尸身领了回去。而郑奇出发才走了几里路就感到腹痛不已,到南顿县利阳亭腹痛加剧,便死了。于是再没有人敢上楼去住了。”   
     【原文】:后汉时,汝南汝阳西门亭,有鬼魅,宾客止宿,辄有死亡。其厉,厌者皆亡发,失精。寻问其故,云:“先时颇已有怪物。其后,郡侍奉掾宜禄郑奇来,去亭六七里,有一端正妇人乞寄载,奇初难之,然后上车,入亭,趋至楼下。亭卒白:“楼不可上。”奇云:“吾不恐也。”时亦昏冥,遂上楼,与妇人栖宿①。未明,发去。亭卒上楼扫除,见一死妇,大惊,走白亭长。亭长击鼓,会诸庐吏,共集诊之。乃亭西北八里吴氏妇,新亡,夜临殡,火灭,及火至,失之。其家即持去。奇发,行数里,腹痛,到南顿利阳亭,加剧,物故。楼遂无敢复上。” 
     【注释】 ①栖宿:此处意为睡觉。 
    原文中说变鬼怪的“死妇”是家在汝阳西门亭的“亭西北八里吴氏妇”,我们根据干宝记载的里程在今天的地图上计算。变鬼怪的“吴氏妇”家乡应在今天的张庄乡城上村(即汉朝汝阳县城)西北约八市里的大葛岗村一带。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我们2010年在大葛岗村调查发现,大葛岗村东的高岗上确有汉朝时期的大型村落遗址,而遗址四周方圆数里则为无人居住的波地。另据当地群众讲:过去在高岗周边取土,平整土地时经常发现汉墓和陶罐、铜钱等遗物。这个村落遗址也许就是“吴氏妇”的家乡了。  
    关于干宝所记这则鬼怪故事的来历,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知,与故事发生地相关的“汝阳”、“南顿”、“宜禄”三者为汉代县名,皆属汝南郡,其地点都是真实存在的。而这里的“西门亭”有“亭卒”、“亭长”,应是隶属于县,统辖里的一级组织。也能与史籍中的“亭”的职能相印证。因此,这个故事开始时,应该是起自后汉、三国时期汝阳县的当地传闻,后经过文人加工而成的。
    文中另外提到“南顿利阳亭”即今天的河南省项城县南顿镇,“南顿”作为地名而沿用至今。汉朝时在此设南顿县,故城遗址尚存。东汉光武帝刘秀之父刘钦曾为南顿县令。刘秀兄弟三人童年曾随其父在此生活多年。这则是另外的事了。
    本文主人公郑奇的家乡是“宜禄”县人。宜禄县,汉置,魏晋间废,故城在今河南省沈丘县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