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嵩县故事传说」嵩(县)、伊(阳)知县定县界的传说

 河洛娃 2019-01-04

「嵩县故事传说」嵩(县)、伊(阳)知县定县界的传说


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朝政府将嵩县东部柏树、上店、怀吉(今汝阳县城地区)等4保12里及汝州西南隅、鲁山部分地域划出,新设伊阳县(今汝阳县),因宋时伊阳县(县治在今嵩县旧县镇)地域到达今汝阳县城东紫罗口,新设的伊阳县大部分地域在此范围内而得名,县城设在原嵩县故县镇(今汝阳县城),归汝州管辖。嵩伊分县后,两县县界没有划定,交界地区经常为管辖问题引起纠纷。清同治年间,为解决交界问题,嵩县与伊阳两县知县共同商定解决办法,决定某月某日鸡鸣时分,两县知县各自骑毛驴从县城出发,在哪里汇合即为县界。

嵩县知县陈xx为扩大地域面积,在划县界的前日,悄悄赶到今饭坡镇住了下来,第二天鸡叫时从饭坡出发东行,到达今九店乡花楼村东与伊阳知县郑xx相遇,伊阳知县心知嵩县知县做了手脚,但也无话可说,即以此为嵩伊县界。今九店乡大部分地区当时属嵩县温泉、燕王两里,两县交界地区多是层山,人迹罕至,偷盗滋事常有发生。县界划定后,两县县令商定,嵩民打官司离嵩城甚远,通行不便,今九店乡的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税收等由伊阳县代管。数年后伊阳县民知道了划界内情,纷纷谴责知县,认为知县懒惰,造成县域面积狭小,赞成嵩县知县机智聪明会办事。伊阳知县为此非常恼火,认为嵩县知县办事不地道,派人在今花楼村东与伊阳枣林西的嵩伊交界处立下“嵩伊表准”界碑,内容有“……枣林镇与嵩县温泉燕王两里毗连,犬牙交错,两县境内止支应杂差,嵩不帮伊,伊不帮嵩……勒石晓谕……毋违特示。”这块界碑,20世纪90年代尚存,嵩汝公路扩宽改造,此界碑被破坏。

九店乡因为历史上曾为今汝阳代管,加之距汝阳路途顺畅,距离近,至今人民往来频繁,方言、风俗极为相近,群众婚嫁、赶集、购物多到汝阳柏树、上店、县城,反而很少到嵩县县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