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神龟信仰比较

 统元论 2017-04-24
除字形之外,汉族的龟与纳西族的“含时罢美”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名称上,与纳西族以“金”冠“龟”相似,汉文献中记有“金龟”一名,“金龟,别名‘山龟’、‘秦龟’、‘草龟’。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具黄色,均有暗褐斑纹。腹甲称‘龟板’,中医可入药”。在斑纹上,东巴神话《木扒卦松——找卦书》称“含时罢美”因吞食经书而在身上出现经文。汉文献则称,作为“河精之使者”的玄龟,其“颔下有印;文皆古篆字”。在形体上,有的东巴神话称“含时罢美”为三足,并被译为“三足蛤蟆”,这正与《山海经·中次七经》中记述的“三足龟”相对应:“大苦之山,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消肿。”  《尔雅·释鱼》中也有三足龟出现:“龟三足,贲”。在生活环境方面,与纳西族东巴神话中的“含时罢美”生活在海洋相似,汉族古文献《玄中记》、《列子·汤问》均记述有巨龟游于大海之神话;在龟与五行之关系上,纳西族东巴神话《白蝙蝠取经记》称,“含时罢美”被射死后以其死体定东、西、南、北、中五方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等。而在汉族古籍中,则称五行八卦为伏羲氏“受河图而画之”。载河图出于水者正是灵龟。《尚书·周书》中也有有关五行来历的内容,指出五行属“洪范九畴”之一:“禹治洪水,锡洛书而陈之,洪范是也。”由于“禹兴于西羌”,纳西族是远古羌人之后裔,疑上天赐包括五行在内的洪范与东巴神话中的盘孜萨美女神赐人类占卜经书、以及吞食这些经书的神龟被射死以死体定五行等等之间具有某种渊源关系。关于身纹与神龟之间的关系,纳西族东巴神话《木扒卦松——找卦书》描写云,是“含时罢美”吞食经书而致其身上出现经纹。在汉族古代则有“龟卜非纹说”,认为八卦等为龟卜时所现之“非纹”所演化而成。《周易·系辞传》中指出,河图洛书等直接由龙马与灵龟载出水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类事例亦见于印度,最著名者,莫过于“灵龟负仙图”:“摩迦叶,此翻大龟氏,其先后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合族,故言龟氏。”“摩迦叶”之所以被翻为“大龟氏”,是因其祖先曾得被灵龟背负来的“仙图”。  在印度神话中,灵龟不仅载“仙图”,而且载大地,如其创世神话称,至尊神毗湿奴曾令巨龟背负曼陀罗以定宇宙。著名浮雕《乳海搅拌图》对此的表现是:毗湿奴神跃动于巨龟上方,龟背载有柱状巨山。在毗湿奴之身后,七头巨蛇那迦由左向右伸展,八十五位神灵紧持蛇之右身,八十八个阿修罗紧持蛇之左身,双方作拔河状。众阿修罗之下是密如群星的鱼虫,鱼虫之下又是一条昂首挺胸、由左向右伸展身体直至与巨龟相交的七头巨蛇那迦,生动地描绘了毗湿奴及众神创造天地万物的场面。  美洲印第安人属蒙古利亚人种,学术界认为,他们大约在二万五千年前至三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末期经白令海峡陆续迁入美洲大陆。因此,在他们的文化底层,无疑还应该存在着一些古亚洲大陆文化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子。关于龟载大地的信仰及其神话是否在印第安人中也有遗存呢?据雷蒙德·汉·奥弗所编《太阳之歌——世界各地创世神话》介绍,属印第安人的休伦人认为,世界之初仅有水,一日,一位女神从上界掉落,并被两只鸊鷉所救。正当这两只鸟不堪重负之际,忽有一只海龟从水中游来,将女神负载于自己的身上。后来,女神将蟾蜍从海底衔来之泥土围于龟壳四周,使之变成了大地。人们坚信,这只海龟仍支撑着大地。另一个同类神话为迪埃格诺人的《翁圭创世神话》。该作品是这样讲述的:古时并无大地,只是由于一只水鸟不断在海龟身上撒土,不断积累变大的泥土才形成了人们所见到的大地。玛依杜人的神话与之稍稍有异,认为乌龟是大地的创造者,大地被载于它所乘的木筏之上。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记述,印第安人还喜以龟为姓氏,仅北美就有二十多个氏族以龟姓,如龟氏、大龟氏、小龟氏、泥龟氏等等,不一而足。  印第安人的龟信仰当与中国、印度之灵龟崇拜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龟之所以被奉为载地之神灵,与龟寿弥高、龟背高圆、龟足匀称、龟甲四时色有关:  上有隆而有文,以取法天,下面有理,以取法地,背阴向阳。如《史记》引宋国卫平之言盛赞龟“生于深渊,长于黄土;知天之道,明于上古;游三千岁,不出其域;安平静正,动不用刀;寿蔽天地,莫知其极;与物变化,四时其色;居而自匿,伏而不食;春苍夏黄,秋白冬黑:明于阴阳,审于形德;先知利害,察于祸福”。它几乎具备了宇宙间的一切灵性,以及君子的一切美德,体现了天与人的最完美的和谐。正因为这样,汉族古代才以玄龟定北方,才于汉代奉龟为守护神,才被武后于唐代改鱼符为龟符,《山海经》、《说文解字》、《说苑》、《韩诗外传》等才附龟于凤身以为祥瑞。这一切信仰之肇始无疑是汉族古代的灵龟崇拜。  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列子·汤问》中,记载有巨龟载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于背,游于渤海以东之归墟的神话。《玄中记》的说法是:“东南之大者,巨鳖焉,以背负蓬莱山,周回千里。巨鳖,巨龟也。”这显然是龟载大地神话之一部分,只不过将大地具体化为仙山神岛而已。其实,山与岛就是大地的微缩,而大地也就是山与岛的放大。《淮南子·冥览训》就表现了龟所载者为整个大地的思想:“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地不周载。火燧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为何要断巨龟之足以立四极呢?因为巨龟载大地,龟身动而致地震,引起天崩地裂,故而要杀龟以息地震,要断龟足为东西南北四柱以擎苍天,所突出的中心是“安”。  屈原就曾在《楚辞·天问》中发出过“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的诘问。关于龟载大地之神话在流传于湖北省荆州地区的神话《鳌鱼和地震》中表现得最为直接:古时,大地置于浮在水面的青石板上,青石板则由五只鳌所承负。具体为四鳌各支青石板之一角,另一鳌则作轮换之用。每年轮一鳌,每四年为一个轮换周期。后来,一只轮休中的鳌被姜太公所钓得,四鳌再无轮换休息之可能,只好自行换肩解乏。每换一次肩,青石板就要颤抖一次。青石板颤抖也就意味着地震。  与之相对应,殷代帝王墓制取亚字型,据有关学者的考证,亚所状者是龟。以龟形为墓,显然是出自灵龟信仰,目的在于企求王室的久安、王政的长治。在殷代的青铜器圆底上还常常有龟兽图案,一般是龟居于正中,鱼虫禽兽环其周,显示出龟在众多动物中的特殊地位。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在许多历史名胜之地看到由龟状砆石所载的碑碣,这些龟砆也明显带有灵龟信仰的遗痕。如果没有龟载大地、龟载名山、龟载神岛等信仰基础,龟砆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下面,谈一谈以神龟为本体的巴格图的形成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