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继光实验学校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纪实 2016年9月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又开启了新的篇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中江继光实验学校自建校之初就注重教育改革和发展,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称《素养》)发布后,立即组织老师进行培训研究解读。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结合《素养》精神要求,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的进行落实: 一、锐意课程改革 奠基“文化基础” 《素养》第一方面内容为“文化基础”,包含“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继光实校开设经典诵读课程,积淀学生“文化底蕴”;开展了丰富的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精神”。 (一)开设经典诵读 积淀人文底蕴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素养》强调“习得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涵养内在精神,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继光实校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每个班每天一节经典诵读课。让孩子们阅读经典,获得人文积淀。学校为配合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重点打造占地300余平米,藏书3万余册的“继光读吧”。并且在各班建立图书角,配备图书管理员,制定班内的图书借阅制度,除学校为各班配备适量图书外,各班再自筹部分图书,进行交流阅读,定期更换书目,拓宽书源,全力发挥图书的功效。这样学生足之所至,目之所及皆为读书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读书的习惯。如今,学校“继光读吧”和班里的“图书角”已成为学生的欢乐天地,读书成了校园亮丽的风景。 为了孩子保持这种阅读习惯,获得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学校还于11月份进行了经典诵读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朗诵、独唱、舞蹈、吟诵。。。。。。孩子们多种艺术形式演绎着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与古代先贤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通过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使孩子们具有一定的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为他们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底色。 (二)开展科技活动 培养“科学精神” 《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继光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科技创新”,在开展科技实践培养科学精神方面学校一直身体力行。学校定期举办科学节,共设30余项比赛项目、其中包括科幻画、科技制作、科学发明、科技创新作文等。每年参赛人数达到1800余人,几乎是人人参与。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在,科技创新教育在我校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创新迷,展出了众多的科技创新作品,散发出了诱人的芳香。 二、创新教学模式 形成“自主发展” 《素养》第二方面内容是“自主发展”,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主要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大素养。针对两大素养的要求,继光实校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小组合作模式,变固定班级教学为灵活组班教学。 (一)推进小组合作 努力“学会学习” 人类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继光实验学校改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40余个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小组内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 这种学习方式在小组成员交流合作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品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见解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孩子终生学习探究的习惯。 (二)灵活组班教学 形成“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的核心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做有生活品质的人。 孩子们成年后无论干什么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修为、运动爱好,生活都将较为单调和无趣。青少年时期未形成的兴趣爱好,成年以后将很难再形成。为了孩子们成年后过有品质的生活。继光实校开展了一系列自主特色课程:武术、篮球、足球、拉丁舞、民族舞、美术、乒乓球、艺术体操、国画等。自主特色课程不在是原有班级教学,而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班级上课。这样特色课程就可以进行较为深度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科目中学有所长。这样,可以丰盈孩子们将来,让他们将来拥有品质生活。 ![]() ![]() ![]() ![]() 三、注重实践活动 促进“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素养》第三方面内容是“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大素养。强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这和继光实校的校训:“培养关心世界和祖国命运的现代人”是不谋而合的。继光实验学校身为四川省少年军校,致力于通过军事教育励志拓能,树立“责任担当”。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开拓学生“实践创新”。 (一)参与军事教育 树立“责任担当” 每年九月,正是酷热的季节,一至九年级全体学生白天要在室外进行站军姿、练队列,晚上还要进行内务整理。这对从小娇生惯养的“继光娃”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训练中,孩子们和教官同吃、同站岗,汗水泪水一起流。在军校他们要进行洗衣、打水、叠被、打背包、打扫寝室等内务自理活动,还要学会主持班务会议等军事组织活动。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这些孩子过去在家里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在军校里自己的事情都要靠自己去做,环境迫使他们养成了自己动手的习惯。“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精神,在少年军校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并化为学员的自觉行动。 通过军事教育活动 “继光娃”得到了蜕变,借助少年军校这个载体,以继光精神为激励,把浑身充满“娇骄”之气的孩子们培养成了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 (二)兴建实践基地 开拓“实践创新” 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长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继光实验学校自建校起就坚持进行实践活动。 学校先后进行了“中江空心挂面调查” “御马床单厂污水处理系统调查” “中江柚科学栽培技术调查” “中江铜山非物质文化调查” “中江薄壳核桃种植调查” “水葫芦价值与危害调查” “影响7——12岁周岁少年儿童身高诸因素的调查” “一花一世界——中江芍药种植对当地经济的提升作用的调查”。。。。。。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有的参加了全国的科技创新展览,有的参加了四川省科技论坛专题交流,有的荣获了四川省一等奖、市一等奖。。。。。。 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面对挑战,适应挑战的能力。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是中国教育新的里程碑。学生新的发展素养怎么和现有教育有机衔接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探索。继光实验学校将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锐意改革,真正办成英雄故土一所有灵魂的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