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智汇百川 2017-04-24

本文解释了,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本文能够让你真正了解育儿智慧是如何构建起来的,以及了解我们为什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更在讲解概念和行为结果的推导。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一、去同学家住这件事情,大有学问

今天放学回来,bob先生说要去同学家住。bob妈妈不大同意,觉得他作业都没有做,怎么能去同学家住呢?与此相反,我则非常支持这件事情。我说,“孩子发展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的能力非常重要,这远比写作业重要。你看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不强,有些事情做起来很难。而你在这方面的能力比我强,但是你却没有这样的意识。再说,接下来不是周六周日吗?怎么会没有时间做呢。我明天一早就把他接回来写作业。”

虽然我说的那一套特别有道理,让她无法反驳,但是这并不能让她安心和真正认可。当我保证明天一早把孩子接回来写作业,她才无话可说了。

这件事情,说明了我和她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她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而我更重视求知的欲求和能力的养成。但这并不代表我不重视知识的作用,与此相反,在生活中我会比她多读很多很多书,也掌握了非常多杂七杂八的知识和技能。原因在于,我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比她强很多,这就是“重视知识”与“重视求知欲与能力”的显著区别。

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什么我会及时地,无意识地马上说出“孩子发展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的能力非常重要,这远比写作业重要”这句话?这句话不也算是某种知识吗?

对于从未听说过这种话的家长来说,这确实是一种知识。当他们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这个知识就传递过去了。但是,你觉得他们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他们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作用?它对于现实的意义何在?

可是,这样的话,对于我来说,根本就不是知识。它只是成长规律的一个方面。对,我说的是规律,这种规律,不是别人告诉我的,而是我推导出来的。且看我的推导过程:

1 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感,否则他就很难应对可能出现的未知,从而艰难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2 与别人建立深度的连接,意味着孩子由此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

3 当孩子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之后,他的安全感就能显著提升;

4 安全感提升,孩子才能专注于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归属感、爱与尊重、自我实现;

5 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唤醒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

6 当孩子想要做最好的自己之时,他才会真正专注于学习和成长,从而获得真正的成效。

所以,让孩子与他人建立深度的连接,比写作业重要。我们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孩子去同学家住。这是一个逻辑推理的结论,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能力的体现,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应用。

所以,我认为,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要。当你在做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些基本的,背景的知识,完全可以立即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得。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二、要不要多抱小婴儿,同样大有学问

我再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知识和经验一点都不重要,而逻辑思考在起决定性作用。

两周前,我女儿陶思诺出生了,我没事就经常抱着她,跟她说话,倾诉我爱她的各种心情。月嫂就暗暗抱怨我,“你经常抱她,现在都放不下了。一放下,她就会醒。”

我相信这是一种经验,就是大多数带小孩的人都会有的经验。他们会发现,小孩子越来越难以如父母期望的那样,吃饱了没事就睡觉,不哭不闹。他们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抱得太多了”。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我的看法于此不同。

其一,既然他们能获得这样的经验(小婴儿越来越不容易自己躺在床上睡觉和玩),则说明大多数小孩都会有此变化,可见并不是抱得太多,而是小孩有这样的需求。这是纯粹的逻辑推理,并不需要育儿的知识。

其二,小婴儿生长的规律决定了他们睡觉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而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他们既不能讲话,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的事情很少,那么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就会越多,而现实证明,当养育者抱起他们,他们就不怎么哭闹了,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从小婴儿的生理成长的规律来推导这种现象的产生。

这里,小婴儿需要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是每一个父母都知道的知识,但是真正能够正确理解这件事情的父母并不多。可见,思考和逻辑推导的能力是决定性的,而知识很容易获得,或者它会因为思考的发生而轻易被获得。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其三,小婴儿对环境的感知越来越多,那么他们能意识到可能的危险就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更加希望能够有养育者陪伴在身边。而父母的环抱,则能让婴儿真切地感觉到这种陪伴的存在,这跟放到床上让他们自己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所以,他们一定会希望总有人抱着他们。这是从安全的心理需求的角度来推导这种现象。

现代的育儿指南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当婴儿有需求发生之时(哭闹),养育者及时地给予安抚对于他们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

好了,我们来整理一下思路。前面我提到,我应该多抱抱孩子,大有裨益,绝不可能存在“抱多了就放不下,让小婴儿养成依赖的坏习惯”这样的结论,所需要的知识如下:

1、小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会越来越少;

2、小婴儿不能说话,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3、小婴儿的视力、听力、理解力会越来越强;

4、小婴儿能力太弱,特别需要父母给予他们照顾。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知识(常识)告诉天下父母,又有几个父母能推导出“绝不可能存在抱多了就放不下,让小婴儿养成依赖的坏习惯”这样的结论?

这就是我说的,知识并不重要,而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更重要。对于思考者来说,知识是唾手可得的,是他们理解这个世界,解决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这也是我得出的结论“为什么唤醒和激励孩子的求知欲远远比知识学习更重要”。

类似的结论还有:

旅行比学习重要;

主见比顺从重要;

良知比对错重要;

幸福比完美重要;

兴趣比成绩重要;

信仰比崇拜重要;

成长比输赢重要;

察己比律人重要;

掌握了大量知识,或者掌握了获取知识工具的你,你能推导出这些话的结论吗?如果不能,说明你学的知识并不重要,你欠缺的是分析与思考,逻辑与推理的能力。而一个人之所以愿意分析与思考,逻辑与推理,完全取决于他的求知欲,而非知识本身。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三、知识对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全面,因为我认为,知识本身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比其它更重要。且看我的推论:

一个人要想进行分析与思考,必须要明白一些基本概念。

比如了解物品的名称,属性,功用,这是基本的认知。

一个孩子只有对生活中的物品有了基本的,较为全面的认知,他才能基于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开始进行分析与思考,逻辑与推理。

所以,基本的认知,或者知识本身,对于婴幼儿来说极其重要。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上述这些推论,还可以解释更多的现象,推导出更多的育儿智慧:

1、 孩子到了3~4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提问,问很多他们所不能理解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更早呢?因为他们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来了解大千世界。

2、 婴幼儿应该阅读百科类的图书,而非现在很多绘本搞的那些什么情商啊,财商啊乱七八糟的东西;

3、 当孩子更小的时候,对他们施予广泛的认知教育,他们就能比别人更早认识大千世界的物品的属性,那么他们就能更早地进入这种“提问期”,或者更早开始超越具象而开始抽象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显著地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智力),这也是晶体智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可能。

4、 ……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这就是我的育儿观的源泉,这就是我的教育观的形成。这些思想,或者理念,或者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万种育儿方法,根本就不需要跟谁去学。

所以,当我看到书店,去看到很多《不打不骂养育孩子100招》这样的书,我会嗤之以鼻。当我看到有人在网上发《养育孩子情商的4个步骤》这样的课程,我就深深地同情我们家长们,你们又将陷入一种新的痛苦而不得自拔。

因为,我觉得,这些知识根本就不值得去学习。它反而会让我们失去思考,失去成长智慧的可能,最终让我们对这个世界越来越绝望,而看不到希望。

你从现在孩子们在学校所学到的那些微不足道的知识,以及你学了那么多家庭教育知识但却仍然焦虑的现实,你就能明白我说的,都是对的。

最后,赠送一条知识给大家:

什么是知识?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

育儿道路上,为什么思考比知识重要一万倍

三、 陶老师,你们是在传播知识还是什么?

我们有一个靠谱家庭教育学院,里面有很多课程。当然,我们也会到百家谈,或者其它平台去讲一些公开课。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讲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呢?前面不是说家庭教育知识并不重要吗?

要这样来理解。

首先,我们讲解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是把听课的父母当成“家庭教育方面的幼儿”。这并不是说,我们看不起咱们家长的水平,完全是因为这是另外一个领域,我们多少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否则你就很难自主进行推导,从而无法完成生活中的智慧育儿。

比如,我们会讲和谐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会讲爱与尊重,我们会讲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会讲儿童所遗传的本能智慧甚至会讲到进化论,还会讲到生存与发展。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真正理解家庭教育的根基,如果你没有这些基本概念,我相信你永远不会有育儿智慧,无论你上了多少课程,学了多少招数。

这是我们靠谱家庭教育与其它家庭教育机构的显著区别。大多数机构都是在讲操作,而我们更多在讲基本知识。而且还不仅仅是在讲基本概念,我们甚至会讲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个概念,我们会推导出这些概念,或者行为背后的本质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靠谱家庭教育学院,不是在传授育儿绝招,而是在讲授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和育儿智慧的根源。我相信您能从我们的公益课程,问题解答,收费课程,及学生夏令营的设计能看出这种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