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后的婴儿:不断在寻找,始终不满足

 平淡水的平凡 2022-05-29 发布于辽宁

UM心理咨询能力训练中心 | 深耕计划
Philip深耕计划督导师

深耕计划持续学习中,本期督导老师是Philip老师


* 本期内容来自深耕计划(第4期)第一年学年经过改编,隐去了来访者的个人信息,督导文章主要用来交流与学习。

往期推荐



1. 拒绝长大,迟到数十年的青春期

2.重要的人去世了,是我过得太好,他才死的吗?

3.有一种内在冲突是:一边讨好,一边看不起


这次的案例报告不短,密集地写满了8页,但读起来却并不困难,像在读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督导老师也用了“震惊”、“长篇电影”来形容本次来访者经历的家庭历史。

面对丰富又充实的材料,阅读的时候一个个词跳了出来:融合共生、强迫性重复、俄期冲突、重大丧失……

很多重要内容扑面而来,如何从这一堆让人“跃跃欲试”的工作点里甄别出来访者的主线冲突?

图片

还原到母婴关系中去理解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养育者会选择放弃抚养孩子,放弃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机会?

在来访者复杂、略显凌乱的经历里,数次选择从养育者的位置上离开,这样的离开、放弃,是在表达怎样的内在风景?

有咨询师认为这是撤退,从养育者的位置上撤退,回到了孩子的位置。

督导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甚至更进一步地做出假设:来访者在心理层面上,自己还是个宝宝。

这样的一个成年“宝宝”,如果自己有宝宝,会激活对自己孩子的嫉妒和竞争。

一个宝宝最想要的是什么?是养育者的爱,是妈妈的目光。

孩子的出生会令养育者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经历。离开养育者的位置,离开自己的孩子,似乎也是在重新体验自己的童年,对母亲丧失的重复体验。

同时,这种撤退似乎不仅仅是在从养育者的位置上撤退,也是在从成年人的位置上撤退。亲密关系不顺利、在关系中似乎难以被满足,这些也仿佛在说,来访者在试图找一个妈妈去照顾那个婴儿化的自己。

付丽娟老师,在一节视频课里讲到,每个人身上都有婴儿化的部分,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也都会留存着婴儿化的部分,只是要去看,这个部分会在什么时候被激活,会在怎样的关系、压力中做出反应,会如何影响成人的功能。

显然,来访者婴儿化的部分为自己带来了冲突和痛苦。

坎坷的家庭历史,像演着一部过去的电影。从影片里看到一个匮乏的男人,和一个匮乏的女人,分别渴望从对方身上汲取母爱与父爱。两个匮乏的人在寒冬里抱团取暖,很快组建了家庭,又很快有了孩子。

可以猜测这对匮乏的父母,也带着婴儿化的渴望,或许也在试图从养育者的位置上撤退,使用的方式是投入地工作,孩子被排挤在工作之外,孩子是不被看见的。

于是,父母的匮乏传递到了孩子身上,在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受到匮乏侵蚀,会体验到父母的丧失、体验到悲伤、怨恨,这些情绪感受十分苦涩。

虽然父母就在身边,但孩子无法被看见,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死寂的体验。

这个家庭在物质层面从匮乏发展到丰盛后,走向了分裂、溃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期待着母亲的目光,期待着家庭的温暖,困难的时候还能归因于外部残酷的环境,生活有了起色后却迎来了破碎的体验。

于是,这个孩子始终没有机会成长,即使看上去是个独当一面的成年人了,内在仍停留在渴望被照顾的婴儿的位置上。

早年匮乏的孩子,始终渴望着母亲的目光,长大后也在不断重复父母的经历,用不停工作、牺牲自己的需要来生存,甚至还要反过来照顾自己的养育者。

督导老师从跌宕起伏的材料里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线头,顺着线头我们看到了来访者原始关系的图景,看到了来访者与养育者、与妈妈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Philip老师是客体关系学派的,他经常会带着我们回到来访者的母婴关系中去。这一次也是提取了一条十分清晰的线索和假设,顺着他的思路我们对来访者的理解能够走到一个很深入的位置上。

图片

咨询师的反移情

“你觉得,在移情关系里你是谁?”

这是Philip老师在督导中经常会问咨询师的问题。咨询师并非在所有的移情关系里,都会被来访者体验成内在的父母,也会被来访者体验成兄弟姐妹或是好朋友。

并且即使时常在移情关系里被体验成母亲的角色,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在这段咨访关系里,咨询师认为自己在移情关系里被来访者体验成母亲,但与此同时咨询师也感到似乎来访者和自己是有距离的。

来访者早年的经历充满苦涩的体验,成年后的生活也是一再遭遇冲突,然而咨询师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很难对来访者的讲述产生感受,开始咨询前经常要做一些提神的准备。

Philip说起曾经某个来访者总会让他工作时走神,会出现些白日梦一样的幻想,或者思考午餐吃什么。他觉察到,只有面对这个特定的来访者会有这样的反移情,因此会思考来访者带来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移情。

同样,在这次的案例里,来访者投射了怎样的感受,使咨询师感到困倦?

似乎有一个非常饥饿的宝宝存在于咨访关系中,咨询师被邀请着体验这种很饿、很渴的匮乏的感受。

一个妈妈想好好喂养孩子,先要喂养好自己。咨询师体验到的困倦,或许不仅仅是来访者自身感受的投射,似乎也是来访者心里那个匮乏的、无法提供好喂养的妈妈的投射。

“困”,与母婴的需求有关,也是一种强烈的躯体需求,同时也可能是感受到了母婴需要的压力。

咨询师感与来访者之间有距离,这一系列反移情似乎一方面有饥饿的孩子渴望被喂养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个妈妈也有自己的需要,这个有需要的妈妈想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时,不得不压抑、推开它,又或者把这些需要投射给了咨询师。

咨询师需要使用这些感受,使用反移情去理解来访者身上发生了什么。

通常在诠释咨询师的反移情时,不建议咨询师直接说自己的感受,比如对来访者说:“我感到困了、饿了”等等,而是应该将反移情感受转化,变成干预。

例如这里可以这样对来访者诠释:

“在今天我们的互动中,似乎你在试图让我知道一个匮乏的、非常饿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同时又好像很想把这些感受隐藏起来。你好像非常害怕让这些感受浮现出来,浮现到一个公开的、我们都可以意识到的地方。”

这就是咨询师在使用自己情绪及躯体感受,来理解此刻的母婴关系中发生了什么。

咨询师的反移情感受,也证明了在这段关系中真的存在着一个婴儿,一个渴望被喂养的,但又很难表达需求的婴儿。

图片

拼图的最后一块

分析了基本情况、家族历史,也探索了咨询师的反移情,基本已经能够肯定对来访者的核心冲突的假设是成立的。

来访者谈起过自己的梦,也是材料最后的部分。

是与死亡、意外、冲突有关的梦。梦里的主角看上去十分困惑,很迷茫,难以厘清眼前发生了什么,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梦里事情的进展总和预期不一样,总有意外的状况出现。

一个渴望得到家庭温暖、渴望得到母亲关注的孩子,会恐惧家的碎裂,会为了保住这个家,从家庭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好的感受,牺牲自己的需要。

家庭的需要被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从小到大,自己的需要都被推到一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访者内在那个有需要的婴儿被杀死了。

同时,严重的匮乏使孩子很渴望爱,这个部分会使孩子表现得顺从,难以表达攻击性。

在前面讲到,不被看见、严重被忽略的孩子,体验到的除了悲伤还有怨恨,这种恨意也指向一种杀意,潜意识里会想要杀死自己的母亲和家庭,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忽略、匮乏也是一种象征层面的死亡,体验到死寂的孩子,也产生了想要让养育者死去的潜意识冲动。

有一类严重匮乏的来访者,会让咨询师感到十分耗竭,咨询师会感觉需要不断哺乳来访者,来访者能清晰地表达被照顾的需求。

而这次的来访者刚好相反,表达需要是他的困难。似乎很难把自己的需要放置在咨询关系里,无法带进来也就难以去讨论。

关于这个困难,一部分是因为这些需求背后储存的记忆过于痛苦,而另一方面靠近这些需要,会唤起杀意和暴怒,这对来访者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场景。

在来访者的生活里总是充斥着这样那样的外在事件,有很多现实层面的突发事情需要处理。这也是咨询师感到困难的部分,容易卡在外在世界的内容里,很难把这些部分转向内在,去看在内在世界里这些事情和来访者有什么关系。

图片

为什么在这个时刻说这件事

或许是因为早年家庭历史的坎坷和跌宕,来访者的生活里时不时就会有一些令人心惊的事件发生。在咨询关系中也是如此,会突然带来一件重大的外部事件。

例如正在描述前一周里令人愉快的事,下一刻就会突然讲起工作里十分棘手的困境,又或者身边重要的人突发疾病等。

咨询师需要对此保持好奇,为什么来访者会在这个当下,讲述这样一件事情。

从分析的角度思考,来访者带来的材料都与他的内在有关。无论是在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还是他人与另外的人的关系,本质上都在表达自己的内在世界。

另一个同样的问题,来访者在讲述时有时会不经意向咨询师提问,有时候这个问题过于自然过于简单,咨询师可能下意识就在现实层面做了回应,点头赞同或者是其他回应,这些在现实层面做回应的时刻,都需要咨询师给予关注。

同时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在此时来访者会问这样的问题。

这并不是说咨询师要弃来访者的外在现实于不顾,相反的咨询师也要对来访者的外在现实保持感受,对来访者工作遇到的困难、人际关系里遭遇的冲突,对这些事给予关注,能够从现实层面,从作为一个人的感受层面去共情和理解。

与此同时,咨询师需要始终保持在治疗的位置上,要去思考,来访者是在通过这样一些故事,表达着当他被丢下的时候,他所面临的所有的情绪感受,当他被忽略、被推开时,他想要竞争、觉得要和其他人对抗的感受。

在来访者的家里,没有人帮助过他去处理和面对这些困难的感受,甚至不仅没有帮助缓解,反而强化了这些糟糕感受。

也许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来访者很难把真实需要带进咨询关系里。有了理解,就有讨论,如果能够把咨询师理解到的议题带入咨询中去讨论,咨询的走向将会越发鲜活起来。

*本期督导老师 | Philip Crockatt  曾任英国伦敦卡姆登心理治疗基地主任10年,英国伦敦精神分析协会临床中心主任3年,期间担任临床心理治疗师与精神分析师;从事个人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临床督导与心理治疗培训超过40年;伦敦林肯中心教师、督导师

内容整理 | 李雅蕾 内容审核 | 徐倩

*欢迎大家向UM心理提问,无论是个人冲突还是心理咨询的临床疑惑,都能有机会获得UM心理主力师资的短视频解答,尤其是有机会获得曾奇峰、付丽娟老师的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